早上孩子醒来第一句话是“妈妈,一会我寄己脱裤子,寄己走路”。我有点纳闷她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然后我也没有多想就准备抱她起床尿尿,当我摸到她尿湿了的裤子的时候,我一下就明白了,原来她是怕我责备她尿床,赶紧“表态”——她自己的事情会自己做,她很懂事,我就不会批评她了。
后面我跟她聊天问她是否这样,她有点害羞的表情笑着点头。
那一刻我挺心疼和内疚,我想到她很多时候也不会直接表达需求,经常会拐个弯问我:“妈妈,你想吃这个吗?”事实上是她想吃又不好意思。委屈的时候低着头手捂着眼睛默默流泪,除非太委屈太生气才会大哭,那个可怜巴巴的样子像极了我小时候。
可是她才3岁多的小孩,什么时候开始就这般的敏感?
这段时间,我对她也时不耐烦和暴躁,特别是她说更喜欢爸爸,要送爸爸礼物而不会送给我,要跟爸爸睡而不跟妈妈一起睡的时候,我会失落生气,心想凭什么从来不管孩子,我训孩子他当好人的就更能获得孩子欢心?
有一两次睡前和孩子聊天,聊着聊着忘了聊到什么,我跟孩子说,要不你去爸爸房间睡吧?她让我给她唱歌,我也拒绝说不想唱,然后孩子怏怏不乐的自己睡着。
现在想来,真的无比的内疚,我把自己内心对爱人无法处理的“坏”通通都“发泄”“报复”到孩子身上,我居然跟一个3岁多的小孩“置气”!我觉察到,其实我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爱孩子,我需要孩子来满足我做为母亲的自恋感胜过孩子需要我。
孩子是无比纯真却也能感受到母亲情绪的,所以她才有这份敏感和担心。
命运总是惊人般的相似,我从自己与孩子的模式中总是能看到我与我母亲相处的影子,哪怕我母亲更爱我,我也更愿意和我父亲在一起,因为我母亲的爱里面包含着浓浓的索取与控制,一如我现在对我孩子这样——我如此的爱你,你却更爱你爸爸!我如此的爱你,你要听我的!
想到很多地方,特别是受害者心态跟我妈妈如此相似,这份觉察让我惊出一身冷汗。
温尼科特认为,好的父母会提供抱持性环境,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认可,当孩子受到挫折的时候提供支持。
简单来说,这样的抱持性环境,就是孩子最初获得的一个外部容器,孩子把这个抱持性容器内化到心中后,就形成了高自我稳定性。
除此之外,如果父母还做到允许孩子的活力在这个容器内肆意流动,那么孩子的自我灵活度、自我力量和自我组织力都会得到极大滋养。
我深以为然。
同时温尼科特还说:需要一个不会报复的人,以滋养出这种感觉:世界准备好接纳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弗洛伊德认为,超我和本我必然是冲突的,而温尼科特却认为,作为孩子最初超我的源头,父母应该支持孩子的本我,让孩子获得这种感觉——我的本能可以汹涌澎湃地涌出。如果能实现这一点,孩子的自我力量,也可以得到极大的鼓励。
“世界准备好接纳我的本能排山倒海的涌出”这是多么美妙的体验,以前我不理解为什么需要一个不会报复的人以滋养出这种感觉,现在深深懂得了。
理论上,父母应该是孩子的容器:
当孩子焦灼、恐慌、悲伤的时候,给孩子一个温柔的怀抱,让他们可以安静地让情绪流动。
好的父母就像是一个容器,能够容纳孩子的活力,以及各种敌意的情绪。孩子的敌意,破坏不了这个容器,同时,外界的敌意也破坏不了这个容器。这样一来,孩子就能确信,他是活在一个安全的空间里,而这个安全空间的内化,就形成了所谓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