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
几乎所有的身心灵图书、课程与导师,都会提到一个词---当下。
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当下。
用大脑来想,这个说法没错,过去的时间已然逝去,未来的时间还未到来,我们的身体、心灵和想法不就在此时、此刻、此地,何以还要强调?
当下,它到底是什么?它为何如此重要?
1、通常,我们不是活在过去,就是未来
有阵子,我常常提及一个故事。
有个人从我对面走来,走近时,他举起左手用力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
接着,我问大家,你觉得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你的感受如何?
人们经常会有三种反应。
第一,感觉很愤怒,你凭什么打我,我没惹你?
第二,感觉好奇,你为何要拍我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三,很是高兴,我们一定感情很好,所以这么地没有遮拦。
看,这三种迥然不同的回答,呈现出的就是他们本身自动化程式反应。
事实上,他们并不知道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得出了对整个事件的诠释,引发了或愤怒、或好奇、或高兴的感受。
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我们是根据自己曾经经历的相类似的场景,做出无意识习惯性的反应。
我们可以以他们的惯性反应作出如下推测:
第一类人,他们通常是以敌意的视角来看待类似事情,愤怒的情绪不会少;第二类人的思想比较开放,他们想要收集更多的信息来做出应对;第三类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有着很好的朋友,他们是以身体亲昵的方式来表达情谊。
我们时时刻刻处于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中,并且对我们的思维认知完全认同。而思维,是对过去经验的提炼与总结,以便于我们在遭遇相类似事件时,可以迅速做出反应,提高效率。但是对于思维无意识自动化的认同会引发我们并不是针对“当下”的情境做出有意识的选择,无明由此产生。
有如昨天,我发现自己对一个朋友充满愤怒,而且每次提起他,我都很排斥与厌恶。
我对这个反应产生好奇,我只是感知到他对我的轻视,为何会愤怒?(开始对思维不再认同)
有一刻,我洞察到我的惯性思维,我从他的言语中觉知到自己还不够好,而我打小起就不愿承认这一点,可是内心深处却深深认同。
我对他的排斥,就是对自己还不够好的憎恨与厌恶。
那一刻,我看到了真相。
在那个当下,我恢复了内心的安详与和谐。
再看他时,已然平静。
看,过去的自动化模式反应,就这么轻易地操控了我们。
当我们往内看时,常常会看到我们对自己的嗔恨与贪爱,因此而受尽苦难。
还有一个故事。
小时候,老师与父母时常告诉我,如果不好好念书,你就没有好工作,你就没有好前途。
这令小小的我非常担心,担心自己念不好书,担心自己长大后过得不好。
可是,未来还没有来,念好书与好前途是否有直接的关联,谁也说不清楚,事实也并没有发生。
但就是这个思维惯性,让我们与父母多年来一直活在焦虑与恐惧之中。
我们不是在享受读书的乐趣,欣喜知识的增长,体验文化的多元,我们一直在内耗。
是的,除非我们把对未来担忧与焦虑的妄想放下,当下才会解脱,以此重回内心的安宁,了知怎样的选择对我们才是最好的。
2、当下,它究竟在讲什么?
去年12月,我来到位于四川都江堰的中国内观中心,体验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以此之道抵达解脱的古老禅修方法---内观。
内观的意思是如实地观察:如实地观察事物的自然本性、事物真正的面目。
十日内观,我一次次地经验到,当我们的某些感受开始呈现时,我们的内在会无意识地对开心或不开心的感受生起旧有的自动化惯性反应,这让我们脱离当下的真实发生,失去有意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
而这,正是我们痛苦的源头。
直观当下的真相,就是将我们从过去无意识的自动化惯性程式反应,以及对未来的妄想妄念中解脱出来,看见当下真正的实相,获得洞察,收获智慧,帮助我们过上和谐、快乐的生活。
正如敦珠仁波切所言:当下的了悟就是真佛,在开放和满足之中,我发现上师就在我心中。
3、当下最重要的价值:有意识地、清醒地活着,成为自己的主人
活在当下,需要与自己的身体和感受连接;保持敏锐的觉察,觉知自己的感受;观察自己的无意识惯性反应,倾听大脑中的声音,却不生起任何的评判,不去一而再再而三地用嗔恨、厌恶或贪爱、执着喂养它们。
当那些来自于过去与未来的自动化反应链条断了,痛苦也就止息了。
抵达当下时刻,我们以平静与和谐的心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发生、起起伏伏,我们不仅从痛苦中解脱,我们更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End.
新书:《南极往南---一场关于眼睛与心灵的探索之旅》(2017年3月出版)
微信公众号:梅朵心·路绽放
新浪微博:@嘉萍_噶玛梅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