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发现其他供应商在对员工做这项服务的鼓励机制上是不同的。A又了解了其他同行做相近服务的做法,发现资金投入量是大大超出我们公司现有的投入。
总结了以上几点,A和部门同事讨论后加班写了个邮件给老板,昨天又在会议上陈述了想法。A说她打算采用这些方法去开展现在的工作,希望得到老板支持。看得出来她花了不少功夫思考解决方法,也非常辛苦地做了汇报准备,然而老板听完并没有给予批准,她的方案成了一场“白辛苦”。
为什么呢?我试着复盘了下这件事,发现了她的方案存在的两个问题。
一、论据有漏洞。
A的论点之一是我们需要用提成方式激励员工去做服务,带来服务提升的效果,论据是其他供应商这么做效果很好。
而实际上其他供应商固然有其成功的结果,然而是不是这个做法是唯一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原因没有了解到?如果解决了员工激励的问题,就一定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吗?长期来看,是不是对公司最有利的呢?
实际上,我们从本公司的其他同事那里了解到,这个问题他们是通过维护原来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轻松地就做到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而如果通过激励员工方式去实现服务提升,员工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最后还是需要借助足够的资源来达到持续的提升效果。并且,长期来看,对员工的激励并不能给公司留下更多的资源储备,只能满足短期的需求。
A的论点之二是投入大量资金,论据是同行这么做得很成功。
而如果投入资金,能解决什么问题?同行花大笔资金投入解决的是短期的项目需求,跟我们目前面临的长期项目需求来说不同。长期的项目还是需要我们自己的数据积累来解决。
二、缺乏数据支撑。
A提供的解决方案涉及较多金额投入,但是没有说明能带来的收益。而作为一个公司的管理者,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必然会想知道,这个投资能带来多少收益,而方案中未曾明确。A的想法是短期内会影响利润,但是长期来看肯定会好,但是这个“好”,其实是个比较模糊的期望。所以做一个涉及到投入的方案,如果没有明确的数据支撑,通过率是非常低的。其实同行的服务的做法,我们不是不可以借鉴,老板也表明了这个态度。但是之所以老板没有关注这个方面,是因为A的方案里没有提及这个做法经测算的预计收益。
所以,要做一个不是“白辛苦”的方案,我们
1、可以征询更多的同事的意见,而不是自己看到一个别人的成功案例,就急匆匆地模仿,说不定会陷入一个莫名其妙的大坑;
2、关注自己的论据,是不是有什么漏洞,如果有漏洞,可能意味着解决方向就在那里;
3、如果涉及到资金投入,要经过一个较严谨的测算,将投入所能带来的收益算清楚,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