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中华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代汉字有简体和繁体之分,在港澳台地区仍然使用繁体字。而在简体字被广泛使用的大陆地区,越来越多的人看不懂繁体字。两种字体都是汉字的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去学习繁体字。
简体字确实是个好东西,它减少了记忆量而且提高了书写效率,降低语文学习难度。繁体字看起来可能有些难受,写起来麻烦,但也有简体字不具有的地方。
想要探究汉字的本源,繁体字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最早的汉字写在龟甲上,字像一幅画,画的内容即字的含义。再经历笔画的规整改造有了篆书,隶书,楷书。这里到楷书时,汉字的字型就是前面所说的繁体字的字型。这一个过程字型变得更抽象,但大都保留了字象形的原意。而后来繁体字简化成简体字的过程中,很多字失去了原有的象形含义,很多时候用简体字来讲述汉字可能会解释不通。
繁体字的笔画繁杂而多,在书法上比简体字更显有浑厚的感觉,在安排布局上相对容易些。繁体字布局上更饱满美观,少留空隙,体现浓厚的文化韵味。
在古文,繁体字有时候可以避免歧义,帮助我们理解古文的含义。“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乍一读,不知道“发”应该读什么音,是fā还是fà?要判断需要理解其他句子和结合上下文才能判断出来。如果用繁体字来写这句话,“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不看别的字,只看“髮“就直接知道这字读fà而且意思是头发,然后这能帮助你去理解别的句子的意思。两者的过程和效果似乎是反过来的。简化繁体字时有多个字共同使用同一个字作为简体字的现象,如:發髮→发,復複→复,干乾幹→干,斗鬥→斗,台臺檯颱枱→台,只隻衹祇秖→只〞。简洁的古文写成简体字有时会额外增加阅读难度,繁体字有时又可以避免一些歧义。
学习繁体字,能让人对中华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作为汉字的重要部分的繁体字,不应该被人忽略甚至遗弃,我们有必要去学习繁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