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是孩子遵守纪律和专心学习的第一阶段,成人必须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才能协助幼儿发展自我,并塑造良好的人格。
了解孩子的身心特质
一、情绪性、兴趣性、自我中心是孩子的基本心性
1.情绪性
学前时期的幼儿,凡事都容易受“情绪”的支配。兴致高昂、平稳时,孩子较容易去接受一些指令,也比较愿意配合;而情绪低落时,配合度就差。例如:生病、疲倦、饥饿、没有安全感时,孩子的情绪必定低落。所以,了解和掌握孩子“情绪”的节奏和特质是必要的。
2.兴趣性
幼儿日常的行为习惯受“兴趣性”的影响很大。孩子对有兴趣的事物会比较专注、配合,而对没有兴趣的事物,则会感到意兴阑珊、无聊,从而导致不肯配合。孩子有兴趣的事物一定是与身心发展、成长有关系的。例如,一至两岁的孩子正学习站立、走路,为了使身体保持平衡,他非常喜欢走路、搬东西、爬楼梯,吃饭时抢筷子、抢汤匙。三至四岁时,幼儿的小肌肉开始发展,他们喜欢拿剪刀。四至五岁是幼儿语言的高峰期,他们喜欢讲话,甚至讲“怪”话。
孩子有兴趣的事物,除了与他的发展有关外,经常也与他已有的经验有关,尤其是他曾经接触过,并且有好印象或成功经验的。
3.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一种主观与客观未分化的状态。幼儿的想法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也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他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形成自己的概念,所以幼儿无法了解他人的立场。
二、力求独立、喜欢模仿、求知欲强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
在正常孩子的行为中,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他们所做的事情常常与他们的发展有关,他非常有欲望去做这件事,而且乐此不疲。例如:一岁或两岁的孩子喜欢用手去抠、去按、去挖。当他们看到墙上或其他地方有一个小洞时,就会忍不住把它挖成一个大洞;他们也喜欢去按电视按钮。虽然总是被家长制止,但他仍然喜欢去做,所以大人便认为他们不乖、不听话。而事实上,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呢?是因为他的手要发展,他必须经常练习,才能使手更“精巧”,这对他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0-6岁是孩子学习、吸收新知识、新事物的最佳时期,由于正处于“感觉动作期”和“直觉期”,他们的学习大多通过行动来认知,也就是靠具体操作,通过身体感官来学习。所以,他们很喜欢用手去触碰,喜欢尝试不同的活动。另外,这段时期也是孩子学习独立的时期,为了争取独立,他们有时会表现出“反抗”情绪。如果家长能够理解,并且了解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给予正面的评语,并配合他、引导他,多数孩子还是会表现出积极配合的态度的。
当我们了解孩子的个性,依照他们的个性予以施教时,孩子就会具有很高的配合度。如果孩子“不听话”,家长只需适度地加以引导,不必对孩子施压。有的父母为了使孩子听话,用压制的方式来达到目的,这样反而会使孩子内心因过度的压抑,丧失了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