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之前,我从未觉得自己在沟通上有什么问题。后来回忆细节总总,发现这是自己的理解偏差。
大学四年,觉得自己乐观开朗,和同学打成一片,通过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文体活动,交了好多朋友,认识了好多人。爱运动爱聊天的人人缘不会太差,在和同学、校友嘻嘻哈哈中自我感觉良好,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沟通交流没有问题。
可是毕业后,一切都变得不同,我进入了一个平均年龄44周岁的事业单位,20出头的年轻人,就我一个。我发现我产生了沟通障碍,不能随意地开玩笑,不能标新立异,一切都按部就班不紧不慢,周围的同事要不老,要不资深,而最重要的是没有志同道合玩得来的小伙伴。
于是我就关闭了社交天线,觉得单位整体氛围死气沉沉,觉得自己没有归属感,自己的性格和这里氛围格格不入。逐渐地,在工作多年后,我在象牙塔和社会工作环境的落差中迷失了自我,仿佛变了个人,从阳光男孩堕落到了一个沉默寡言的猥琐却不能欲为的大叔。
我逐渐变得消沉封闭,在单位显得内向低调,和所有人都是点头之交,安心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不聊天不交流不谈心不参与他们的八卦,因为,张三李四家里的鸡毛蒜皮我一点都不感兴趣。
于是上班的时候我就觉得很压抑,总希望有个时间调节器,可以加快上班的时间。而一下班一有机会就疯狂地呼朋引伴,和朋友同学运动吃饭唱歌,畅聊无阻,段子齐飞,吐槽不断。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分裂的人。在单位沉默是金,跟朋友还是一如既往的幽默开朗。
那我到底是内向还是开朗呢?
仔细想想,从小到大,虽然和同伴的交流没有障碍,可是和长辈或是老师的交流却显得特别不自然。可能是父母从小反复强调我要尊师重教的缘故,我太听话,都尊敬过度了,反而多了很多的拘谨,在老师面前有点不知所措不知所言,完全不知道找什么话题破冰,不像和同龄人交流那样放得开。
通过<心理学和生活>和<社会心理学>的学习,我找到了我畏惧和老师、领导等有权威的人交流的心理依据。书上说,当你置身于一个被评价状态的时候,你的心理就会莫名的紧张。
那什么是被评价状态呢?上台发言、面试、相亲、和领导在电梯里偶遇···等等,都算是一个被评价的状态。上台发言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整体印象,面试关系着你是否被录用,相亲是对你作为潜在配偶的一个决策评价,和领导聊天顺畅与否决定你的职业晋升和走向。
曾几何时,我天真地以为,只要你能力够突出,够强大,就可以安心地做一个高级螺丝钉,可以免去那些与人沟通的纷纷扰扰和繁文缛节。可是工作多年发现,不管你能力高低,沟通永远是职场里的必备技能,你可以能力差点,但是你不得不学会沟通讲话。
纵然能力突出到院士级别,到最后也要承担起组织协调沟通的责任,所谓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要承担更多更大的责任,就要具备有效的沟通技能。院士们成就到了一定高度,除了继续科研发光发热,还要积极培养人才梯队,做各种交流和资源整合,让自己学科纵深发展,让自己的团队或学生能在这个领域有更大的突破。
因此,领导交流恐惧症是很正常的症状,在职场里,除了提升你的工作效率和技能水平之外,消除自己的敬畏心,放松自己,把领导当普通人或者一个资深的老友,去请教他,去崇拜他,去把他当一个熟悉的老伙伴,或许这样,你会自然自信一点。
自然了,自信了,你说的话就更有说服力,沟通交流的能力就自然提升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是刻意练习起来,时刻复盘自己的工作,找到疑惑点,向领导汇报并请教,二是多留心多阅读,拓宽行业知识面,提升共同语言的交集合圈。三是练口条,锻炼思维的敏感性和逻辑性,让自己有条有理慢条斯理娓娓道来。
领导也是人,我们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