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弗洛伊德的精神学说有泛性论嫌疑
自从弗洛伊德开创了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维多利亚时代的禁欲统治被打破,性解放运动从文化、艺术、医学到哲学和心理学全面展开。
这个时期的心理学高举“性”的大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性学三论》揭示了,人类的性本能是决定从婴幼儿到成人各阶段心理活动特征和发展的唯一原因。
精神分析本身是基于对精神病临床治疗的个例研究,对治疗精神疾病和探索人类意识世界有划时代的意义。但由于精神分析有很大程度上的假设性推论,并不是建立在实验室数据分析上的实际结果,因此并不能得到完全论证。
弗氏本人后期渐渐滑向泛性论的极端,而崇尚他本人和理论的各界精英也随之走向唯性论的道路。
泛性论者认为,人类所有的活动,不仅是心理活动,连政治家对权利的追求、企业家对金钱的追逐、艺术家对审美的寻求皆是“力比多”的作用。性的作用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而从婴儿出生起,吃喝拉撒这最基本的需求也都跟性有关,是性统治着人类世界。这未免太过极端。
2、克莱茵的客体关系之路,在发展和纠结中进行
梅兰妮·克莱茵是继弗洛伊德后一位伟大的精神分析大师。她开创了儿童精神分析的先河,第一次将精神分析全面应用于儿童心理研究。
克莱茵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她认可人具有本能驱力,包括生死本能。实际上,克莱茵的工作就是对弗洛伊德工作的拓展和改革。弗氏的老概念如“性心理发展阶段中的力比多递进”是其理论的主要依据,因此本书毫无例外、大篇幅地充斥着“性”的字眼,以至于让刚刚接触心理学的笔者产生厌恶。
但细看本书,提炼出一些不同于弗洛伊德的新观点,也不侑于“个人本能”的对未来心理学发展有指引作用的新标志。
(1)、 客体关系理论的创新与推进
弗氏理论建立在个人本能上,即对“快乐的寻求”;克莱茵不这样认为,她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对“客体的寻求”(Object Relations Theory, ORT),即人类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弗氏太强调性心理在人类行为中的唯一、决定性影响,不觉中陷入“泛性论”的唯心主义,忽略人类的社会性和客观世界对人成长的影响;又因为从禁欲主义到性解放的双重极端,而陷入“唯性论”的盲目。他和他忠实的信徒——“维也纳学派”视克莱茵为首的“伦敦学派”为洪水猛兽,后期,更因为理论的分歧与分析基础的差异,精神分析协会也最终土崩瓦解。
克莱茵的客体关系理论萌发在大量而深入的临床工作中,她对儿童精神案例的分析和研究的目的是疗愈那些受精神疾病和官能症困扰的儿童。而现在我们来看她的著作或者其他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不仅是研究,更是为了因获取了一定心理学知识而对自我、孩子以及他人,提供一些心理救助和疏导,甚至在生活中预防心理疾患的发生。
克莱茵认为,心灵的构成多与关系的内化有关,而原欲冲动和精神能量只是引子而非决定性因素。
克莱茵研究工作的前十年,强调自己是弗洛伊德忠诚的拥护者,而随着时间和研究的深入,她渐渐发现自己有与他不同的且十分重要的见解,而客体关系便是核心。
(2)、 第一次指出儿童心理发展中母亲的重要作用
当今的心理学已不再是古老的、纠结的、充斥唯心的边缘学科,行为心理学的发展使心理学独立为有科学实验精神的自然学科,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所驱,势不可挡。
儿童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也经过了日新月异的进步。但我们现在溯其根源,仍应向克莱茵这样的伟大先驱致敬,是她开启了儿童心理研究的旅程。
后来的玛格丽特·马勒发展了克莱茵的客体关系理论,尤其是母婴关系在早起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影响,对后世儿童心理研究起到了奠定和推动作用。
我们回到克莱茵的首创中。
她发现,人类早起心理构成,即婴儿的心理形成,始于早期的亲子关系尤其是母婴关系。个体的心理发展关键期不是弗氏说的5-6岁,而是提前到1岁左右,甚至更早(5-6个月)。俄狄浦斯情结(即恋亲情结)从婴儿出生一直持续到3、4岁。克莱茵指出,这个很长的期间,儿童保有对双亲的正向情感很重要。
婴儿有幻想。婴儿的早期幻想即与外在客体两关联,一开始是母亲的乳房,后来是母亲的脸和手。
婴儿有生和死的本能。即好和坏,爱与恨,创造与破坏的本能。这是对外界客体的投射与内射。(开始是母亲,后来是父亲,再后来是其他的人和事物)
看书过程中,我的动力即是对自己儿时和女儿的成长回忆。以上本能我也是有的。出生的创伤实在忆不起来,但恋亲情结确实存在,包括对异性兄长一段时期的假想与喜欢,大概开始于三四岁,结束于六七岁。
对生死的感觉源于一场疾病。那时认为自己会死,很惧怕,也认为父母和奶奶会死,惧怕到不敢睡觉,惧怕到不敢喘气,惧怕到一直盯着奶奶的胸口,看她胸口是不是还一动一动的。
创造与破坏的记忆。儿时想在童话王国居住,各种臭美,均是对好的、创造的欲望;而将小昆虫的腿掰断、将小鱼泡在开水和白酒中就是对破坏和毁灭的欲望了。我大概儿时有一些心理问题。
婴儿期母婴的互动对儿童人格的形成有非常大的影响。克莱茵在一个世纪前便提出了。婴儿对自我的认知是通过母亲而来的。母亲的乳房给予他充足的香甜的乳汁,这让他感到满足的体验,这时好的母亲和好的乳房便内射进来,这些就是好的客体;当婴儿的饥饿感未得到满足,母亲没有提供充足的营养时,内射进来的便是坏的母亲和坏的乳房,就是坏的客体。
母亲的情绪和动作对婴幼儿形成人格的正负向在2岁以前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此现在来看,克莱茵首先这个发现对于我们教育孩子有深远和现实的影响。有一个温柔而坚定的母亲,性格稳定的母亲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3)、 以游戏设置作为儿童精神领悟和分析的方法
克莱茵的儿童精神研究基于领悟和位置,适合的设置下才能进行正常而有效的精神分析。因此她的治疗室为儿童进行了以下设置:一个适宜的房间,各种玩具和游戏用的材料。儿童通过游戏表达自己。
她认为,孩童的游戏如同成人通过话语表达的自由联想。由于成人可以清晰地用语言表达,因此会比较容易进入潜意识,而儿童则较困难。但通过游戏则可以进入儿童潜意识。
一旦儿童可以自由游戏而不拘谨,他即进入了自由联想,游戏是儿童潜意识幻想及焦虑的媒介。通过诠释这些游戏中的潜意识来降低和释放儿童的心理焦虑,减少内在恐惧,提升身心健康。
(4)、 “焦虑”的原发性和疏导儿童焦虑的方法研究
人的心理历程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好与坏之间都可以转化,也可以成为彼此的动力。在所有的心境发展中,人才得以成长。克莱茵对婴儿及儿童的早期心理历程研究为我们揭开了人类心理的源头。这其中,对焦虑的诠释和疏导是最具实践性和应用性的。
克莱茵认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较容易患精神疾病的人,多少都与无法成功处理焦虑有关。而恰当地修饰焦虑可以使自我得到良性发展。
婴儿期的第一个焦虑来自对母亲分离的焦虑。当母亲的乳房没有给到充足的乳汁时,婴儿的焦虑便产生了。它对“坏乳房”和一部分的“坏母亲”产生了恨意。这是由于内射进去的那部分母亲和乳房使他失去了安全感和全能感,这主要出现在奶水少和断奶期。这时的婴儿还无法将母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因此它一会看到“好母亲”和“好乳房”,一会又看到“坏母亲”和“坏乳房”。焦虑产生于这种分裂样心位。
焦虑与生俱来,伴随人的一生。婴儿早期处理焦虑的方式来自对母亲的依赖。母亲正面的响应是克服儿童焦虑的唯一方法。
随着孩子长大,儿童处理焦虑的方式是通过游戏。男孩盖房子和女孩玩洋娃娃的游戏都是他们企图通过对客体的建设和爱来降低心里的焦虑感,但这只能克服部分焦虑。青春期的少年处理焦虑是通过学习知识和各种爱好。
所有的儿童都需要外界的支持或禁忌。通过得到成功感、认同感从而获得满足。这是他们需要在外在世界找到其超我的表征,也是靠客体克服焦虑的需要。但若外界干涉太强烈,或者儿童本身太在乎超我,则未来的心理较不健康。
修饰焦虑要恰如其分的意义便是要让转化焦虑的成就感和兴趣爱好是为了自我成长,为了让自己感到快乐。只有在超我得到满意的调整,且自我足够强壮时,焦虑才得以被克服。
(5)、 男孩女孩心理发展的不同倾向
克莱茵第一次指出,男女性别不同心理倾向在儿童期的显著表现及二者处理焦虑的不同。
“男女本就来自不同的星球”,这是我们常说的话。这从儿童期就不同了。人在经历了短暂的“无性”期(没有男女区别的意识的几个月到一年),便进入了性别区分期。
“阉割焦虑”对男孩后来罹患男性精神官能症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对于女性的影响不得而知,“因为阉割从一开始就完成了”。
男孩和女孩都会经历男性位置和女性位置,儿童的焦虑因性别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应对机制。男孩处理焦虑主要通过其生殖器的全能感,这种感觉是真实的客观的。
而女孩处理焦虑则更加困难,因为她无法确定自己通过自我的什么可以转化这些焦虑,而会更加依赖客体的投射。
女孩的焦虑源自恋父情结,这是她的女性本能。女孩无法从女性位置对抗焦虑,只有当她拥有孩子时才能完全证实与满足她的女性位置,证明她儿时对毁灭的焦虑是多余的,她自己是完整的,她的父母关系不是她想象中的互相残杀。
克莱茵的理论的现实意义不仅在于阐释并排除焦虑,更说明了早期性教育的重要性。并提醒父母应尽量避免让孩子直接或间接看到他们的夫妻生活,否则对孩子心理会造成难以平复的负面影响。“父母之间以及孩子与父母之间快乐二和谐的关系对孩子成功的性发展孩儿心智健康而言时非常重要的。”
从过来人角度讲,克莱茵对女性生孩子这件事的看法是深入人心的。她说,“女性拥有孩子是克服焦虑及舒缓罪疚感地工具,比起伴侣,女性更希望拥有孩子”。她又说,“在她眼中,孩子是她在儿童期希望自己变成的样子,她希望孩子长得好活的快乐的最终动机是希望能够为自己重建一个快乐童年。”“生孩子表征重建客体,甚至重建世界”。
这就是为什么当孩子长得不好,母亲的心智平衡会如此受干扰,如同一个健康优秀的孩子可以驳斥掉她所有的焦虑。
3、 克莱茵的唯心主义局限了她,却也成就了她
早期心理学注重精神领域,而并非客观世界,克莱茵也不可避免的走向这条道路。早期她的理论受弗洛伊德影响颇深,她也旗帜鲜明的大举弗的旗帜。
但从第三版的《儿童精神分析》过多的注释来看,发展忠的克莱茵精神分析在科学与唯心之间痛苦纠结,一方面她发现,客观世界对人类心理的影响,一方面又无法摆脱唯心论的束缚而显得矛盾重重。
克莱茵一生致力于儿童心理研究,矢志不渝,甚至当她的人生遭遇数次丧亲之痛和女儿的叛弃之时,她都没有退缩。她热爱的事业给了她无上荣耀,却也为此付出过代价。克莱茵是儿童精神分析的先驱,也是殉道者。
我们现在对儿童的心里研究是建立在这名伟大的先驱上的,无论她的理论有如何局限,我们都该向她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