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东野圭吾第一次让读者意外了,《解忧杂货店》已经让很多热爱悬疑推理的读者怅然若失,这次推理情节消失的似乎更加彻底,没有推理的东野圭吾还是东野圭吾吗?
从小说创作来说,每个作者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在这个领域里通常能够驾轻就熟,但作者似乎不满足于这种惯性创作,想要尝试一些突破和改变。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从《解忧杂货店》到《沉睡的人鱼之家》,推理其实并没有真正消亡,而是从写作手段这个表面潜到了更深层的故事塑造。《解忧杂货店》作者将看似无关的几个故事,纵横联接,搭配的妙至毫巅,逻辑推理功力可见一斑。这部《沉睡的人鱼之家》,作者又把逻辑推理功力运用到了人物心理活动刻画,把生死命题演绎的身临其境。
- 从执棋手到布局人,是衰退还是涅槃,我们不如来看看这本书的诠释。
以生命代价诠释对与错的界限,你的理解是?
女儿被医生断言“脑死”,把是否接受器官捐赠的难题丢给父母,这是多么残酷?肌体一切正常,就像睡着一样,“活生生”的在眼前,哪个父母能狠心放弃救治?孩子的母亲,为了维持孩子的生命,几乎不计代价,做出了自己能做的一切。接受了本已决定放弃的出轨老公,放弃了已经萌芽的感情,“诱惑”(这个字眼真的不够准确,原谅我的表达能力)了能够帮助女儿的技术人员,全力承担了照顾女儿的一切事务。
时间这杯“毒酒”的考验,永远不会这么简单!最初,每个人都会同情这种不惜一切的母爱,但“脑死”状态持续时间远远超出人们的意料后,一切都不一样了。老公的父亲认为她把女儿变成了机器操纵的怪物;妹夫认为她耗费如此代价不过是自我满足;年幼的小儿子因为旁人的闲言碎语开始厌恶这个“该死”的姐姐和“魔怔”的妈妈;抱有“赎罪”心态的老公,也觉得自己是否因为愧疚而“放纵”了她,开始质疑当初不做“脑死”判定的决定,甚至再次找到断言“脑死”的医生寻求他想要的“答案”。
然而,谁又能体会她内心的无助和负罪感!一方面坚信女儿还活着,想要不惜一切代价延续她的生命;一方面又面被众人质疑和不理解,她自己都甚至动摇过,是否还要如此执着。为此她伪装身份去跟孩子需要心脏移植的父母进行了讨论:为人父母是否该直接放弃“脑死”儿,进行器官捐献,挽救别人并让自己的孩子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下去。她是幸运的,对方的回答:“我们完全不希望有其他孩子赶快脑死,也不能期待捐赠者出现,更无意对无法接受脑死、持续照顾病人的人说三道四,因为对父母来说,他们的孩子还活着”,给了她坚持下去的勇气。
最终,无人再理解同情她时,大家都决定要放弃“脑死”女儿时,她把刀抵在女儿胸膛,大声向警察、老公和家人质问,“如果我把刀子刺进我女儿的胸膛,到底算不算杀人?”或许很多人会觉得这女人冷静的可怕,但是谁能体会到她内心的绝望和无助,她不过是让所有人真切地体会了一下她的处境,冷静的向“脑死”判定法律和说三道四的人说“不”。
不是当事人,不要想当然。很多问题,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你永远无法对自己做出准确的判断。然而,东野圭吾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的冷酷画笔,能够冷静的把潜藏在人性底层的隐秘,抽丝剥茧的呈现在每一个读者面前,即便没有亲身经历,也能让你真正直面问题,体会到人们在这种困境时的心理变化。
当你感到压抑、惊悚、害怕,不敢揭开最后的盖子时,或许你已经身临其境了,作者给了你难得的拷问心灵的机会。
推荐阅读:
悦读 | 《解忧杂货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悦读|《嫌疑人X的献身》那些你没有想到的套路
悦读|《巨婴国》之纯粹理性批判
悦生活|断舍离进阶篇:卸下冗余,从容漫步
悦写 | 躲在时光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