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育婴师课程中学习到,如果做一个育婴师需要到别人的家庭去工作,跟不同类型的家长该以怎样的方式去沟通,才能双赢?这让我很想写关于沟通这方面的感触。
首先课上总结了几种典型家庭的例子。1. “挑剔型”家庭,可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2. “溺爱型”家庭,育婴师要将“溺爱”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呈现给家长,并将正确“爱”的方式介绍给家长;3. “传统型”家庭,与家长进行平等交流,说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及时肯定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共同寻找适宜的教养对策;4. “比较型”家庭,育婴师需充分展示自身的专业能力, 让家长看到婴幼儿自身的优势,正确看待差距,并使其改变对婴幼儿的教养态度……最后一种是“民主型”家庭,主要特征是平等尊重与适当控制相结合,遇到这种类型的家庭,则多积累并推荐和介绍给其他家长。
看了这么多的总结以及积极应对方法,真是学到不少,沟通这方面,自身进步空间很大,因此很渴望去改善!说说我自身经历过的不同的环境吧,有对比才会有进步。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做DELL 客户稽核,职责简单来讲就是发现制程问题并改善,确保达到客户要求。其实这是一项难度不低的工作,需要与各个不同的部门打交道,找出他们问题后,还得让他们纠正,毕竟没有谁会喜欢别人过来找自己的麻烦。这个时候,除了专业能力,沟通能力更重要了。那时因为经常陪不同的客户稽核,学到不少。其中印象最深的是DELL里面一位资深女员工Elaine,她在稽核过我们公司后,会写一份报告,会分两部分:首先是Highlight我们的优点,夸奖做得好的部分,其次再Lowlight我们需要改善的地方,这样,大家看了不会太突兀。后来,我就把这点运用到工作中,在稽核的过程中,善于发现各部门改善的亮点,让各位老板知道大家的努力,然后再让大家持续改善其它方面……发现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会更乐意见到!
再举个切身感受的例子,在外派工作的期间,由于MME部门缺人,我有幸被老板派回国学习3个月,回巴西后被派到Logistic部门的办公室,只有个别华人同事。没错,在那个部门,我的工作对象基本都是巴西人,我的部门老板也是巴西人而非华人,确让我大有不同的体会。不得不承认,我在与巴西同事更多接触交往的过程中,更开心,甚至交了几个很好的朋友,我们在WhatsApp建了个群,即使后来大家分开,也一直保持着联系。我们虽然工作不轻松,但大家沟通、联系感情的方式很多。老外口头上向来不吝啬夸人,早上进办公室要打招呼,开启美好的一天;每周五,都有人组织AA买早餐,办公室早餐会;生日时,大家会在餐厅区一起庆生;中午不想在公司吃饭,大家约着一起出去聚餐,换不同的地方;工作中,有需要合作的,大家也会聚在一起,将工作完成……当然,我的颈椎病也是在这个部门的2年多的整天与电脑打交道的工作中生成的。在这两年中,我想我从他们身上学到太多可贵的品质,变得更温暖,更有爱。沟通是让双方都舒心、开心、达到双赢,这才是最可贵的。
前两天,看到妹妹分享的一篇文章《你以为的直爽,其实很伤人》,与我想写的这些感受关联很大,最后一句话,分享给大家:说话之伤,都是暗伤! 不用负面词语,避免语出伤人,多说一些赞美他人的话,让“高情商”成为一种习惯。
话说,你相信吸引力法则吗?我怎么觉得,我想要什么好的东西,它就来什么!
附张我“儿媳妇”的美图,因为我觉得她穿着我买的衣服更好看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