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15年10月26日,1.5小时。
阅读书本:《少有人走的路》,中国商业出版社,第四章结束。
阅读目标:开篇讲自律,而以恩典结束,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什么?具备爱的能力与成长的意愿在于家庭的影响以及对恩典的接纳,在我们人生中又有什么样的奇迹和需要我们接纳的恩典呢?
阅读方法:浏览做全书思维导图。
全书思维导图:
阅读笔记:
一、奇迹
健康的奇迹:所有的病症属于心理疾病范畴,即心理上首先出现问题,然后导致身体免疫系统失效。
潜意识奇迹:“集体潜意识”理论,即既使没有亲身经历而获得智慧,可以继承祖先经历并获得智慧。
好运的奇迹:好运即“意外发现的有价值或令人喜爱的事物的天赋和才能。”这是上天恩典的表现之一,这样的恩典是我们所有人都能触及的,只是有的人能够把握,有的人却让机会白白溜走。至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恩典的存在,也从不知晓某些好运的价值,因此也就从未“意外”发现过令人惊喜的事物。
二、恩典
神奇现象的共同点:其一滋养生命、促进心智成熟的作用,其二是它们的具体作用机制要么仍旧未被人们完全了解,要么完全不为人知;其三它们是人类世界中的普遍现象,在不同的人身均会反复发生;第四,尽管它们可能或多或少受到意识影响,但它们的根源位于意识和主观思维之外。我们的心智成熟会受到某种意识之外的力量帮助。
进化的奇迹:心智的成熟是个人精神世界的进化模式。能量会从有序状态流向混乱状态,从分化状态流同均一状态,宇宙的秩序处于持续不断的崩解之中,这种没有秩序、不再发生分化的状态,称为“熵”。熵的力量是指能量从高处流向低处,使熵不断增加,进化过程与熵的力量相抵,是由低向高的发展。进化的力量与熵的力量完全相反。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熟需要不断努力,而且必然是艰苦的过程,它必须与自然法则相对抗,必须跟循规蹈矩的自然倾向背道而驰。
推动个人及至整个物种克服懒惰和其他自然阻力的力量是爱。我们之所有能够成长,在于持续的努力;我们之所以能够付出努力,是因为懂得自尊自爱。对自己的爱使我们接受自律,对别人的爱让我们帮助他们去自我完善。自我完善的爱,是一种典型的进化行为,具有生生不息的特征。
三、阻碍心智成熟的障碍:懒惰
阻碍心智成熟的最大障碍是懒惰,只要克服它,其他阻力都能迎刃而解;如果无法克服懒惰,不论其他条件如何完善,我们都无法取得成功。懒惰是人生中的一种可怕的消极力量。懒惰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恐惧感,并非所有恐惧都等于懒惰,但大部分恐惧确与懒惰有关,恐惧的基础是懒惰,他们懒得去做大量的辛苦工作。一个人的心智越是成熟,就越是能察觉到自身的懒惰;越是能自我反省,就越能找到懒惰的痕迹。
之所以具备爱的能力和成长的意愿,不仅取决于童年时父母爱的滋养,也取决于我们一生中对恩典的接纳。恩典的雨露滋润着每一个人,人人都可以公平地分享到属于自己的部分,只是大多数人拒绝承接恩典,不理睬上帝伸出的双手。
也许出于被动、依赖、恐惧和懒惰的心理,你希望看清前方每一寸路面,确保旅途的每一步都是安全的,你的每一步都具有价值,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心智成熟之旅艰苦卓绝,无论是思考还是行动,都离不开勇敢、进取和独立的精神。即使有先知的告诫,仍需独自前行。没有任何一位心灵导师能够牵着你的手前进,也没有任何既定的宗教仪式能让你一蹴而就。只能自行选择人生道路,忍受生活的艰辛和磨难,最终才能达到上帝的境界。
路已经摆在那里,一步步往前走是我们的事。恩典可以让我们不至于摔跤,让我们知道往前走是上帝的意旨。(完)
心得与实践计划:
分四次看完《少有人走的路》,这是一本不同于之前所看的心灵类的书,当那些书告诉我们现实是大脑里信念的反映,要我们坚信生活是美好的时候,而这本书却告诉我们如何直面苦难的人生,独自前行,走“很少人走的路”以达到心智的成熟,达到上帝的境界。
是啊,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各种问题的过程,很多时候,因为不敢直面苦难的人生,所以选择了去回避这些问题。如何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从而去影响孩子,这是看此书时想的较多的一个问题。孩子在这个阶段,还根本不懂得要先承受苦方能迎来甜,远做不到自律,要培养孩子的自律,父母首先需要自律,如此看来,孩子的不自律还在于我们自已,需要反省自身的行为。爱是自律的原动力,当我们在批评孩子指责孩子的时候,原来是因为我们还不够爱他,没有把他当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他,这种“为了他好”的批评实际上是为了自己好的一种自私的表现。但有时确实陷入一种两难境地,尊重他和以自己的经验来指导他,如何找到这个平衡点?也许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来检验我们是否自律的,积极地去想办法解决,用足够的爱和耐心来帮助他成长也是在促进自己的心智成熟吧。
自律能促进心智成熟,懒惰则是心智成熟的最大障碍,懒惰的表现形式是恐惧。这还真是少有听说的观点,原来自己所谓的恐惧一直都是自己懒惰的借口啊,曾经认为自己是勤奋努力的,其实骨子里的那种惰性可能一直都在,尤其是承担重大责任面对巨大困难时的那种惰性。只是自己拒绝去承认罢了,就象作者开篇说的“人生苦难重重”我们也不会承认一样。从此,再不要说自己内心恐惧,那只是自己在助长惰性,避免去做艰辛的工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