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脑里住着黑马白马……
若是有得选择,应该没有人都想要紧张这种东西吧。但紧张确实是我们人类机体,自我保护能力的一部分。
当我们面对恐惧、危险状况的时候,比如后面突然有坏人冲你扑过来,你会紧张会呼喊,这是一种提示自己快速逃跑、吸引别人注意的自我保护反应。
可是紧张却也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麻烦。
大家也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吧,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家人,在自己的家里的时候,表现最轻松自在,此时自己的思维最活跃。
你有没有体会过,跟家人就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或者辩论的时候,创意会层出不穷的感觉?我就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候不经意蹦出来的词语或者点子,突然就感动和震撼了自己,不由得自己还沾沾自喜,成就感爆棚。
可是一旦到了关键场合,比如考试、台上演讲、面对领导、面对考官等等公开表现的场合里,就发现自己不是妙语连珠、创意层出不穷了,取而代之的是热血上涌、脸颊发烫、手足无措,甚至听得到心“砰砰”跳的声音,此时大脑一片空白,什么词也想不起来……
可若是你终于熬到了结尾,走下讲台,离开公众视线,回到家,恢复了无人观看、自然放松的状态,你就会懊恼自己,会后悔——自己怎么那么笨!那么简单的问题,站在台上的时候怎么就一个词语也想不起来呢?
大多数时候,我们对这样情况,都百思不得其解。只是听闻很多已经成功的牛人,简单总结概括说,克服紧张的最好办法就是勇敢面对紧张,多锻炼多上台,做多了自然就不会紧张了。
而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属于勇气不足极其害怕失败,无法原谅自己笨拙的人。
面对事后的总结,只能用“我没有天分”或者是“我不擅长”之类的理由,草草终结了上台之路,从此当众说话变成了不敢触碰的短板。
可是这样的问题不解决,涉及面很广,生活小事中可以没有演讲,但还有很多需要镇定自若、思维清晰的场合。
所以我们不得不正视紧张这种东西,那它到底是什么呢?
紧张是情绪的一种。
而情绪又是什么?
“紧张”背后的机理:
这涉及到人类对自我的认知。
如果有人说,他极其了解自己。这句话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
直到今天,人类对自我的探索从未停步,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了解自己。
关于人类对“我”的认知发展,两千多年前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和费德罗就讨论过这个问题。当时他们用这样的一个形象比喻——黑马白马骑手论——来类比人类面对环境刺激的时候的反应机理。
黑马,表示人类的本我,它位于人类大脑的最内层或者说在三个角色中在最低的位置,距离心脏最近。它是最先进化出来的大脑。遇到环境刺激,黑马会立刻狂奔,这是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趋利避害的需要。
比如有人骂你,你的第一反应自然是要骂回去!这个第一反应骂回去的意识反应就是黑马的行为方式。
白马,表示自我,指我们的情绪反应,它在大脑中的位置要比黑马高一点点,在大脑的中间。白马一旦奔跑起来就是情绪在运转、在流动,而持续的发泄情绪就是情绪在泛滥。本质是我们控制不住自己的白马发疯撒泼。
比如面对骂你的那个人,你会生气,会发怒。发怒和生气就是情绪的两种,都属于白马的行为方式。
而骑手是超我,也就是我们的理智部分,它位于大脑皮层也就是大脑的最高位置。离心脏最远。
我们人类进步所需要的思考、创造、想象、记忆都要依靠“理智我”的存在。比如我们想要学习要进步,就是“我”对自己的高要求,骑手是有效监控自己进步,向往真善美的角色担当。
比如上文中提到的若是有人骂你,你的本能自我反应是要骂回去,会生气。可若是你的“理智我”能够工作的话,就会让自己冷静下来,思考骂回去的后果,到底值不值当,从而在衡量利弊之后才会做出行动反应。这是骑手有效监控和驾驭黑马白马的体现。
可是这三个角色的行动速度,差异很大,黑马行动力最强,一遇到外界刺激,黑马最先反应,我们的机体一旦接收到刺激,它瞬间就会狂奔。而白马(情绪)其次紧跟着会有反应,最后骑手才可能会有所反应。
而骑手是不是能够做出合理而正确的反应,又取决于白马是不是能少乱跑一会儿。
最新的脑科学给出了一些解释——因为黑马距离心脏的位置最近,当机体面对刺激的时候,机体通过心脏的需要向大脑提供能量,而谁距离心脏近,谁就能先得到能量。
当我们面对陌生的环境会出现紧张反应,而紧张就是一种情绪。一旦我们紧张,就相当于是我们大脑内“白马”在奔跑了。这匹白马狂奔不止,就会消耗机体能量,若是你无法控制自己消除紧张情绪,那么白马就会一直奔跑,能量会一直向这个方向耗散。
于是能到达大脑皮层,骑手所在的最高位置的能量就会越来越难以供应,能量供应不足,所以骑手自然也就无法启动理智思维,从而思考如何解决问题,骑手收不到能量供应也就歇菜了——你也就出现了大脑一片空白的状态……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若是你暴怒发脾气,任性哭闹歇斯里地之后,会感觉自己很累很累,此时什么也不想做,更别提思考这种事了,最想做的事莫过于睡觉了。
根本原因就在于,你把本该用于思考解决问题的能量,都用于白马狂奔——情绪发泄上了。
我最初在学习记忆法的时候,就自学、研究过右脑的主导功能,隐约得出过类似的结论。当时我粗略的认识到,右脑既然负责图画、想象、创造和情绪之类的感性功能,那么无论哪个功能都是需要耗费能量的,而情绪会先占用能量,若是人不能有效的跳出情绪的困扰,那么图画、创造、想象这样的功能也就无法发挥作用。
我们会发现,无限的创造力和广阔的想象力,需要建立在轻松自在的身心状态之上。观察周边的那些不断有创意产生的人,都喜欢追求自由轻松的生活状态。
当我们拥有情绪稳定的状态,就是一般人常说的身心放松的状态,此时才可能会是我们的大脑有较高活跃度的时候,也就是创造力、想象力、记忆力很好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你的情绪不稳定,背负很多思想压力的时候,比如悲伤、失望、紧张、抑郁等等,你的大脑是会变迟钝的。随之思考能力就会很差,自然也就无法有效解决问题了。
那么回到话题上来,这白马黑马骑手论,跟我们要谈的克服紧张情绪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是想了解和掌握我们的大脑活动机理,让它更好的为我们服务啊!
因为掌握了原理,才有可能从根源上遏制错误的习惯延续。
也就是说先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然后找到相对应的改正办法,剩下的就是刻意练习以创建新的习惯回路了。
怎么改?
首先,面对重要的场合之前,你一定要做尽可能多的准备。
提前做准备永远都是不多余的。并且要尽可能的说出来或者写下来,自己临场要说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语。
有人说,我在心想想,打打“腹稿”就可以了吧?
千万不要被这样的假象骗了,你只要去预先演练一次,你就会知道,只在心里想想,是多么不靠谱的事情。
当你尝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写下来的时候,你会被自己的笨拙惊到的,如此这般,你也就会更加理解,提前预演、尽可能多的准备的意义所在了。
你若是在上台之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是不是会自信很多?
其次,是你如有何看待失败这件事。
我最近发现,学习心理学专业的人,更容易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他们普遍对自己的思维能力、思考方式进行过刻意的思考、打磨和锤炼。他们看待负面情绪的思考角度,常常和普通人大相径庭。
这也就能解释,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现象这一问题了。
我有一位教心理学的女老师,她一个很厉害很牛的人物。
她大学毕业就敢创业,后来她停掉创业步伐,也像所有的女生一样经历怀孕生子的过程,但是她却什么也没耽搁,读书写文章,还顺带考取了研究生学位。
她成长速度犹如飞机火箭,总是让我们这些以孩子为借口拒绝成长的人汗颜。
她好像从来都不需要花时间照顾孩子、平衡家庭关系。常人所面对的一大堆鸡毛蒜皮的问题,在她那里都不是问题。她也像是拥有什么武功秘籍似得,总是可以使出四两拨千斤的功力,再大的矛盾争吵在她那里寥寥数语,就能化干戈为玉帛。
我对她的一言一行都相当着迷,她总是干什么都有创意和发现。如今不到三十岁的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且她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创办公司,早早实现了财务自由。
她曾经讲过一段自己的经历——她是如何处理,需要上台表现这样的机会的。我听了之后颇为感慨——牛人之所以为牛人,必然是其深刻原因的,他们在思考能力思维层面上,真的是进化到了更高级别了的物种。
看起来都是人,外形都大差不差,可是内部的思考能力却天差地别。
她提到自己还在大学学习的时候,有一次上课,她的老师刚刚讲解过了一个心理学理论,需要一位同学站上讲台,演示自己的理解。可是全班同学都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挑战变得异常安静、气氛紧张。老师等待半天也没有人毛遂自荐。
她起初也犹豫了一下,但是在触碰到老师鼓励的目光之后,她就高高兴兴上台了。后来表现还不错,感觉收获良多。
有人问,难道你就不紧张吗?
她说她是这么想的,上台是一次绝佳的锻炼机会,而且还是老师手把手的亲自观看和指导的机会啊,这该是多么难得的成长机遇。
要知道若是你进入社会,想请人一对一手把手指导你点什么,那是需要花费大价钱的。
至于结果怎样其实无所谓,若是表现的好,那就是一次一对一指导,肯定收获良多。若是表现很糟糕,就是俗称的演砸了,失败了。那也没什么,因为全班同学就有机会再听一遍老师对这个问题的讲解了。
如此看来自己无论怎样都是获益者,干嘛不高高兴兴上去表现呢?
有人可能会说,上去表现若是失败了多丢人啊!可是丢人又是什么东西呢?缥缈无影毫无意义。那些在台下的人也不会记得你的事迹多久,即使真的被当做茶余饭后的笑料谈资,也不过盘桓数日足矣了吧。谁会把别人的事迹深刻内心呢?
他们即便真的为此嘲笑你,那也只表明你们终将不是同一类人,因为你深深知道自己会离他们那群人越来越远。他们的行为除了暴露自己愚钝和冥顽不灵之外再无其他。
想想看,他们是不是头脑不清楚?不知道自己损失了绝佳的上台学习锻炼机会,还在嘲笑别人的失败。
只可惜他们更可悲的地方就在于此了——他们不仅意识不到自己损失了绝佳的学习机会,而且还不知道自己的想象并不可靠,若是他们自己上台其实可能更加不堪。
所以这位厉害的女神,从来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更不会申辩什么。因为她深知,将军赶路不打小鬼。
她和那些嘲笑她的人,其实根本不在同一个世界……
故事讲完了做个总结
总结——克服临场紧张的方法:
首先,理解人类自我认知的作用机理。
其次,转变思维看淡结果,不给自己预设高期望,而是埋头于充分的准备之中。
最后,刻意练习,建立新的思维习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