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赏春》
【宋:朱淑真】
斜风细雨作春寒。
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
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这位与李清照齐名的宋代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声望却远没有李清照那么显赫,恐怕知道她这个人的都不多,读过她的词的更是少之又少。
朱淑真生于仕宦之家,自幼体弱多病,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待在闺房之中。她并没有像其他大家闺秀的小姐那样,专研女红,学习女德,反而特别爱读书。
经年累月,朱淑真渐渐成长为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貌双全的女子,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
在情窦初开的年纪,朱淑真收获了自己浪漫难忘的初恋,更加深了她对爱情的渴望。
好景不长,甜蜜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到了婚嫁的年龄,朱淑真被父母强行安排,嫁给了一个文法小吏。
在封建礼教统治下的古代社会,朱淑真即便心有不甘,也只能被迫同意了这门婚事。
新婚初期,文法小吏对朱淑真还算不错,这也让她产生了两个人或许可以日久生情、白头到老的幻想。
相处的日子久了,朱淑真发现小吏人品低劣、没有真才实学,而且整日醉心于争名逐利和升官发财,这让朱淑真很难接受。
也正因此,二人根本没有精神上的交流。朱淑真也曾尝试主动与丈夫沟通,尽力拉近彼此的关系,可是都被丈夫冷漠待之,得不到任何回应,有时还要遭受他的打骂,朱淑真是真的难以忍受了。
后来,小吏更是肆无忌惮地终日流连于酒馆妓院,朱淑真的才情,变成了他拿来向外人吹嘘夸耀的噱头。
更加令人绝望的是,小吏另置别院迎娶小妾,对朱淑真是不闻不问。
这下,朱淑真是忍无可忍了,再也不对这个令她厌恶已久的丈夫抱有任何期待,只是希望赶快离开他,不愿再见到他。
小吏看见朱淑真坚决的态度,竟也同意了她回娘家的请求。
然而,等待她的不是老泪纵横嘘寒问暖的慈爱双亲,而是冷眼相待充满训斥和责问的父母。朱淑真虽然失落、心寒,却依然自我安慰道,好在回了娘家,可以过上平静的日子了。
在当时那个年代,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无缘无故地跑回娘家,势必遭到街坊邻居的非议嘲讽。所以,回到娘家,并没有给朱淑真带来温暖平静的生活。
回忆往昔,朱淑真想起了自己那段青涩真挚的初恋故事,她故地重游,寻找着当年的记忆。渴望爱情的她,进而大胆地设法找到了当年的恋人,两人旧情复燃,再次过上了神仙眷侣的生活。
朱淑真觉得,为了找到那个对的人,找到那份对的的爱情,自己宁愿不顾世俗的眼光,忍受他人的谩骂和侮辱,勇敢地跳出封建礼教的枷锁,只要身边之人能够不离不弃,一切便都是值得的。
可惜的是,朱淑真的愿望再次落空。两人你侬我侬了一段时间之后,初恋情人终因忍受不了外界的流言蜚语,选择不辞而别,突然消失不见了。
朱淑真如坠万年冰窟,接下来,落井下石极尽羞辱之能事的百姓,嫌弃她有辱家门与之断绝关系的父母,闻讯赶来拳打脚踢不手软的婆家,一波又一波的打击,接踵而来。
无力招架的朱淑真,对这个薄情的俗世彻底死心,选择遁入空门,斩断红尘。
可是,青灯古佛暮鼓晨钟的日子,越发使得朱淑真体会到自己生活的孤寂与落寞;节奏单一的木鱼声,枯燥乏味的经文,未能唤起她内心的宁静,反而让她觉得世道待她为何如此不公。
那些过往的惨痛经历,日复一日地折磨着她,朱淑真终于在一个月朗星稀之夜,选择亲手了断自己的性命,投水自尽,与这个无情的世界彻底告别。
然而,即便这样悲凉地离开人世,朱淑真也未能从此获得死后的宁静。
她的父母拒绝为她入土下葬,至此都没有原谅他们的女儿。而且,还将她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好像她从来都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一样。
无法长眠地下安详辞世的遗体,灰飞烟灭不知所踪的毕生心血,这个冷酷的世界,直到伊人已逝,都没有为她释放一丝一毫的善意。
处在当时那样一个封建礼教严格桎梏下的社会,一个柔弱的良家女子,想要冲破重重束缚与阻挠,勇敢主动地追求真爱,绝非易事!
像朱淑真这样敢于挑战传统礼教的刚烈女子,在那个要求女子奉行“三从四德”的年代,只会被百姓当作淫娃荡妇看待,被父母看作有辱门楣的不孝女,被守法识礼之家用作教育未出阁幼女的反面教材。
红颜薄命,一曲用血泪演绎的人生悲歌,就这样草草收场,徒留后人一声悲叹!
—END—
本文图片选自网络,在此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