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婴和田蚡这两个外戚集团的代表人物,同是曾为相,就两者人品来说,我更喜欢窦婴,他更有人格魅力,更显出谦谦君子的风范,相反田蚡给人的感觉就是个一时得志的猥琐小人,腐败,飞扬跋扈,霸道,气焰嚣张得不得了,还是个喜欢上纲上线的人。学了《魏其武安侯列传》后对窦婴、田蚡和灌夫三人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对窦婴这个历史人物的下场感到惋惜。
窦婴,西汉大臣,字王孙,观津(今河北衡水东)人,窦太后侄。武帝初,任丞相。,后因罪被杀。
在我看来,窦婴是个知识丰富,学富五车,有涵养,有抱负的人。他会打仗,吴、楚七国之乱时,被景帝认为大将军,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破,封魏其侯。他推崇儒术,反对道表法里的黄老学说,却也因此被窦太后贬斥,除籍,免相。他为人慷慨,正义,不仗势欺人,坚持自己的理念,恪守礼道,凡是触犯到他认为的道德底线,即使明知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他都会站出来与之抗争。这点和武安侯田蚡截然不同。比如景帝在一次宴饮酒醉时说要传位给梁王时,是窦婴顶着得罪太后的风险站出来反对,他说:“:“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善传梁王?”太后因此憎恨他,除了他出入宫门的名籍。很多人都说窦婴这人就是因为这般迂腐,不懂迂回,不懂得,不懂得迎合,所以才会落得个弃市的下场。我承认,窦婴其实是个不够成熟的政治家。但是一味迎合,虚溜拍马,毫无主见,是正确的为官为臣之道吗?不过就是得个弄臣的称号罢了。再说,当时如果不是窦婴站出来给景帝台阶下,估计景帝酒醒后定会后悔许下那样的诺言,因为他私心是不可能真的传位给梁王的,要不然他也不会那么急着立太子咯。所谓君无戏言,如果不是窦婴,试问景帝又该如何收拾这残局?! 很多人都认为窦婴是个很讲义气的人,我也这么认为,景帝要废栗太子时,他再次站出来为他的学生刘荣说话,我想在他看来,一日为师终生为师。却因此得罪了景帝,本来有希望升做宰相的,却因为此事被景帝批为“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而且我认为窦婴也不是一点都不懂得审时度势,栗太子事件后他推说有病,隐居在蓝田县南山下好几个月,许多宾客、辩士都来劝说他,他都无动于衷。梁地人高遂于是来劝解魏其侯说:“能使您富贵的是皇上,能使您成为朝廷亲信的是太后。现在您担任太子的师傅,太子被废黜而不能力争,力争又不能成功,又不能去殉职。自己托病引退,拥抱着歌姬美女,退隐闲居而不参加朝会。把这些情况互相比照起来看,这是您自己表明要张扬皇帝的过失。假如皇上和太后都要加害于您,那您的妻子儿女都会一个不剩地被杀害。”魏其侯认为他说得很对,于是就出山回朝,朝见皇帝像过去一样。起码从这件事来看窦婴是有头脑的人。
能表现窦婴义气的最高级事件当属灌夫事件了,灌夫在田蚡的婚宴上得罪了田蚡,却又是因为窦婴。田蚡何许人也?那可是当时炙手可热的大人物,连皇上都得给他三分薄面。可不?!人家背后的大靠山可是皇太后啊。更何况当时灌夫和窦婴都是失势之人,其中胜负优劣一比立见分晓。灌夫这人也实在是个没啥大脑的莽夫,只顾乘一时之快,屡次因酒醉得罪田蚡而由不知其处境艰辛,最终也把窦婴拉下水。而窦婴也是极其不讨田蚡欢心的,一是因为田蚡欲得魏其侯城
南田而不得事件,二则因为窦婴同为外戚的身份。再者灌夫还插手干预此事,使得田蚡更不喜他,最重要的是灌夫手中握有他把柄:曾与淮南王勾结。那么无疑此二人早已成田蚡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此时灌夫被抓住把柄,焉有让他们逃脱之理?!其实,在城南田一事上,籍福就曾经告诫过窦婴:“君侯资性喜善疾恶,方今善人誉君侯,故至丞相。然君侯且疾恶,恶人众,亦且废君侯。君侯能兼容,则幸久;不能,今以毁去矣。”奈何魏其不听,便也预示了窦婴的下场。
至于窦婴为何非得趟这浑水呢?明知不可为却仍执意为之。我们说了窦婴这个人其实是有着哥们情节的人,就是现在我们说的义气,讲究为知己死而后己。他们二人的关系是在两人都失势走在一起后突飞猛进的,书中有句话讲得很好:“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且窦婴认为此事多是因他而起,他受不住良心的谴责,可是他却对自己的下场估量过轻了,这不能不说也是因为他不够了解自己当时的处境和对时事的估量不当,书中有句话:“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且终不令仲孺独死,婴独生!”我甚至觉得他真是善良得过分,他坚信正义,可是正义却不站他这边。以致在东朝庭辩时一败涂地不说,反被武安侯扣上他们二人意图谋反的大帽子。武帝一听那还了得,再加上皇太后的绝食,汉武帝没有办法,只好拿窦婴下狱。其实像灌夫这种地方豪强本就是汉武帝急欲打击的对象,他作为集权皇帝,决不能坐视地方豪强势力和外戚势力的壮大,所以即使不因这件事,此二人迟早也会被汉武帝以其他名目除去。而当时窦婴最不该做的其实就是把景帝的所谓遗诏拿出来说事,在当时的情况下,要是不发生这起所谓婴假造圣旨的事也许他还可以自保一时的。无奈啊,他这人有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