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理真传》序
————郑钦安
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
(注:这是钦安祖师序言中,我们所要关注的第一个问题,即识阴阳。那么这里的阴阳究竟是指的什么呢?这可以说是郑卢医学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钦安祖师医学思想的总括——确辨阴阳,弄清楚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走进郑卢医学大门的第一步,所以,这个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
下面我们开始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用药也好,识证也好,其正确性是建立在“识阴阳”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能够识别阴阳,一切才会顺理成章,所以,识阴阳是临床实战的第一步。
说到识阴阳,最先让人想到的就是辨寒热,寒为阴,热为阳,也就是辨寒证、热证,何况钦安祖师的书中不是也有分成阴虚门、阳虚门两大类吗。这种观点,也不能说就完全不正确,在表层认识上,它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钦安祖师为什么不叫寒证门和热证门呢?却要叫阳虚门和阴虚门?钦安祖师的这种分类法,恰恰就是他“识阴阳”这一思想观点在临床实际中的具体实施和表现。
我们总览钦安祖师阳虚门的情况,就会发现,这一门中所有的疾病都是围绕着坎阳一阳来立法处方用药和治疗的;而阴虚门中,所有的疾病都是围绕着离中一阴来立法处方用药和治疗的。这里,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坎阳一阳和离中一阴这两个概念,它们是广义的,不仅仅是指的肾水中之阳,和离火中之阴。而是凡人身之火,无不是坎阳一阳;凡人身之阴,无不是离中一阴。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会发现,钦安祖师“识阴阳”中的一水一火,一阴一阳,实际上涵盖了人体所有的疾病。人体唯何?阴阳而已,一阴一阳而已;水火而已,一水一火而已。阴阳者何?坎阳一阳、离中一阴而已;水火者何?坎离而已。
识阴阳的内涵我们就大概介绍到这里,至于具体的内容、治法,以后还会详细涉及和讲解。)
识得阴阳,我们也就基本明白了卢铸之太老师说的: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一句话中,病在阳者和病在阴者的基本含义。对此,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抽丝剥茧、逐层深入,日趋明了,直至天下大白。
阴阳化生五行,其中消长盈虚,发为疾病,万变万化,岂易窥测?诊候之际,犹多似是而非之处,辨察不明,鲜有不误人者也。
(注:阴阳化生五行,是我们在这篇序言中,所要关注的第二个问题。五行乃阴阳运行变化所化生,阴阳合一乃钦安祖师二十年的心悟,阴阳同静同动,其升为木,长为火,化为土,受为金,藏为水。五行,不是指的五种物质,乃是指的阴阳五种不同的运动状态而已。
明于此,方才知道,五行者,一阴阳而已。阴阳化生五行,五行乃阴阳的不同运动。)
余蜀南临邛人也,迁居于成都省城,学医于止唐刘太老夫子,指示《黄帝内经》、《周易》太极、仲景立方立法之旨。
(注:此处乃我们在本序言中所要关注的第三个问题:即郑卢医学源于《黄帝内经》、《易经》、《伤寒论杂病》。所以,这些书籍,也是我们所必须要熟读的。)
余沉潜于斯二十馀载,始知人身阴阳合一之道,仲景立方垂法之美。
(注:这是我们本篇序言中所要关注的第四个问题:阴阳合一。阴阳合一是指,阴阳是一体的,不是分开的,不是二。钦安祖师在他的书中曾作譬云,说阴阳犹如热水也,水为阴,热量为阳,二者不可须臾离也。二者同动同静,同行同止,同盛同衰。这个观点是郑卢医学的核心观点之一。知道了阴阳合一,我们以后看问题层面就会高出一筹,读伤寒方,才会探得本源。比如,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才会恍悟,四逆汤不仅仅回阳,还能守阴;白虎汤不仅仅清热,还护阳。这才是看到了问题的实质。)
所览医书七十馀种,每多各逞己见,亦未尝不讲仲景之法,然或言病而不道其病之所以然,或言方而不探其用方之所以妙,参差间出,使人入于其中而茫然。
近阅闽省陈修园医书一十三种,酌古准今,论深注浅,颇得仲景之微,亦且明透。其中分阴分阳之实据,用药活泼之机关,间有略而未详者。
(注:陈修园书亦可一读。)
余不揣鄙陋,以管窥之见,谨将乾坤化育,人身性命立极,与夫气机盈缩,内因、外因,阳虚、阴虚病情实据,用方用法,活泼圆通之妙,详言数十条,以明仲景立法垂方之苦心,亦足以补修园先生之未逮。
(注:乾坤化育:乾坤,元阴元阳也,二者合而为太和之气。世间万物,皆乾坤化育。
人身性命立极:人之性命,立极于坎离二卦。
乾坤,元阴元阳,先天也;坎离,为乾坤交媾所化,后天也。然,先天寄于后天为体,后天而藏先天为用。不明乾坤元阴元阳乃人身先天之本,不能悟入郑卢之门;不懂人身性命以坎离立极,学郑卢多得一偏之见。)
因志在活人,遂不知其言之妄也,高明谅之。
同治己巳菊月蜀南临邛钦安郑寿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