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执中在一期辩论赛结束接受采访时说道这样一句话:我是一个对人情很淡漠的人。因为在他心里人情其实就是一种羁绊,所以他会常常给人一种疏离感。
人情这东西,在中国太普遍了。人与人的交往和联系很多时候都是靠人情这种看不见,但你知我知的抽象物来维系的。
什么是人情?在我眼里人情是你来我往,你走我留,你说我听等等一系列关系双方互动行为表现后而外溢出的交流,这种交流的存在会触发同情心,同理心,同享心,同进心,还有同压心,而它的最可怕之处就是同压心,释放多大程度的感情就会感受到多大程度的压力,能量守恒放在任何环境中都成立。
生而为人,怎么无情?不论谁都逃不过人情的羁绊,所以黄执中虽然表态他的处世原则:淡漠人情,但他依然在后面说我不在乎输赢,但如晶在乎。作为一个辩论队的教练,他无法抽离出这种教练与队员间固然存在的指导与学习关系建立的人情,所以他为了帮助他的队员能够赢得这场辩论,开始对他们融入关心,开始当作自己的比赛一样去指导他们。
即便公开宣称不念人情的黄执中都被人情“挟持”,更何况如你我般的普通人,又更何况如你我般与大群学生打交道的辅导员呢?
2
自从从事辅导员工作以来,我从未停止过对如何处理好与学生之间“情”的关系,不能太松,因为太松意味着没有界线感,没有界线感就会潜伏失控;又不能太严,因为太严意味着缺少人情味,缺少人情味会生出憎怒,两个极端都不适合新时代的学生管理工作。所以如何在严松之间定好位,守好线可能会成为破解辅导员工作难题的关节点。此外,我们还要清楚的一点是,助攻难题破解的前提是我们辅导员要对我们的对面这一群成年孩子有一个客观清晰的认识。
首先,我们要认清我们的工作对象——刚满十八岁的大男孩和大女孩,他们在法律上可以称为成年人,并且这群人在步入大学时已经把自己当成大人,为了证明自己可以像一个大人一样去做事,他们会去尝试在这个“大人”阶段他们觉得可以或者是应该做的事,比如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兼职或者谈恋爱(针对从未恋爱的一部分学生)或者通宵打游戏,因为进入大学了一方面脱离了高中时代父母老师的实时监控,一方面道听途说了大学的自由,所以很多刚入校的大学生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肆意玩乐。
其次,我们要定清我们的工作方式——我们的工作性质是管理,并且是对人的管理,而且这群人的特殊性在于:一是成熟的不对等性,有的是年纪与行为的不对等,有男女性别的不对等,有年级差异的不对等,二是行为的不稳定性,不论成熟与否都易被外界的固有的行为模式影响,会被潜移默化被雕琢和改变(有好有坏),三是感情易受感染,和行为的不稳定性一样,感情也因年龄的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表现样式,由于三观尚未构建完整,此时已成雏形的三观容易被情绪带动着左移,一旦出现一个大的触发内心情感波动的事,他们会立刻对此前持有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排斥,直至摧毁已形成的三观。我们面临的是具有这些特征的人,那么我们的管理方式理应是灵活的,既有原则底线,也有特事特办,既有批评教育,也有赞美鼓励,既有理性呼唤,也有感性归还……
再次,我们要分清我们的工作时间——时间意味着辅导员自己划好的界限,是自己陷入学生管理的琐碎中无法自拔,还是把自己捆绑进学生管理里,还是对学生管理工作持一种客观的态度,这是我们处好“一个人与一群人的情感”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我们才要分清我们的工作方式,工作时间用心工作,非工作时间安心娱乐,特殊时段(突发事件)全心应对,这样握紧了学生管理的指挥棒,也划清了工作与生活的界线。
最后,我们要理清我们的工作思路。思路决定行动,有效的工作思路推进有效的工作进程。面对繁杂的学生管理,我们要随时保持头脑清醒,尤其要保持辅导员与学生的情感清醒,认清工作对象,定清工作方式,分清工作时间,始终记住你们有亦师亦友的关系,还有“亦敌亦友”的关系,因为在目标上你们不具有统一战线,所以在勿不可在面对学生时散发感性情怀
3
所以,厘清了上述认识后,此时我们辅导员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定好规则,划好界线。在一开始就要定好在校学习,生活的规则,明确告诉这群大男孩和大女孩们辅导员和他们的相处是基于规则的,任何规则以外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只要违反了校纪校规,不论平时师生情多么好,辅导员都会一视同仁,该取消评优评先就会取消,该下处分就会下处分,一开始就铲除他们可能滋生这样一种想法:“和辅导员关系搞好,以后啥事好办”,一开始就将这种师生之间可能会出现的“人情”关系斩断,让师生情回归教育,引导,关怀……
其次,不贴标签,不被套路。不被学生轻易贴标签,不被学生轻易套路,说白了不要让你的学生摸清你的管理路子,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学生钻空子。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群道德,情感,个性,行为凹凸不平的群体,这个群体他有他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团体,很多时候辅导员会进入一种误区,只有自己围着他们转,但是同时抬头你会发现,这群活泼,好动甚至有些在你眼里乖巧无比的学生他们的眼球是围着你转的,你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他们也在观察你的行动去向,如果你对一个学生睁只眼闭只眼,他们会默认这个学生规则外的行为也是可以获得“赦免”的,如果你固定在一个时间查课或查寝,那么一旦被他们摸清,你每每在这个时间段出现,你看到的总会是一片祥和,所以辅导员要打破常态,撕掉标签。
最后,腾出时间,腾出空间。辅导员手机24小时开机,但并不代表辅导员本人要24小时待命,我们是工作,不是服役,所以辅导员自己也要学会将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分离开,认真工作,享受生活,腾出时间去感受生活的质感,腾出空间去让学生自由裁量。懂得做好学生工作就是要掌握学生信息,同时也要懂得掌握学生信息不可过分介入学生的私人生活,学生的大学毕竟是学生的大学,该给的自由得给,该提的要求得提,该点的关键得点。常态化思想政治教学,常态化为人处事引导,常态化“胡萝卜加大棒”,在他们心中要树立的不是单面印象,而是多面印象:和,严,活……这样的一种多面印象才是处好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情”。
所以,懂“情”却不唯“情”才是处好学生关系的核心。懂了,才能做到教育与关怀的平衡,不唯才能定规则,划界限,撕标签,反套路,最后才腾出了时间,腾出了空间,最终腾出了良性的学生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