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面来看,“谎言”意味着违背事实或者不真,“善意”意味着出于好心。那么“善意”的谎言指的就是出于内心的“不忍”,说出违背事实的言语。
那么,对一个人毫无保留地诚实,还是有所选择地隐瞒,哪个更好呢?
俗话说,说一个谎言得用十个谎言来圆。说谎是要有代价的。是选择诚实还是有所隐瞒,要从最终的代价上去判断,就是以结果为导向。
曾经有一位教师,他撒了一个慌说自己可以给学生预测未来:你将来可能成为数学家,他能当作家,那一个具有艺术天赋……在老师的指点、熏染、鼓励和塑造中,孩子们变得勤奋刻苦,懂事好学。几年后,大批学生以优异成绩迈进大学的校门,小村也因此闻名遐迩。人们都以为这位老教师能掐会算,可以感知未来,其实,老师的良苦用心是将一个美丽的谎言种植在孩子的心灵,就像播一粒种子在土里,终将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还有一个例子,说上个世纪一架美国的运输机在沙漠里遇到沙尘暴袭击迫降,飞机严重损毁,无法恢复起飞,通讯设备也损坏了,与外界通讯联络中断。机上的九名乘客和一名驾驶员陷于绝望之中,求生的本能使他们为争夺有限的干粮和水而大动干戈。紧急关头,一个临时搭乘飞机的乘客站了出来说:“大家不要惊慌,我是飞机设计师,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听我指挥,就可以修好飞机”。这好比一针强心剂,稳定了大家的情绪,他们自觉节省水和干粮,一切变得井然有序,大家团结起来和风沙困难作斗争。十几天过去了,飞机并没有修好,但有一队往返沙漠里的商人驼队经过这里时搭救了他们。几天后,人们才发现,那个临时乘客根本就不是什么飞机设计师,他是一个对飞机一无所知的小学教师。有人知道真相后就骂他是个骗子,愤怒的责问他:大家命都快保不住了,你居然还忍心欺骗我们?老师说:假如我当时不撒谎,大家能活到现在么?
在我们生活中有时还能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一天你很累,等了三趟公交车,才有座。但刚坐到下一站,上来一个年级很大老奶奶,你犹豫了一下站了起来,给她让坐,她不坐,你说你很快就下车了,其实你还有很多站。
一个“善意”的谎言成就了一群孩子、挽救了一群人、帮助了一个老人。
那么,是不是时时刻刻只要套上“善意”二字,就可以说谎呢?显然不是。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做诚实的孩子,不可以说谎,但长大后,很多人为了怕家里人担心,就习惯了“报喜不报忧”,为了怕恋人误会,有意回避一些事实。
一些离开父母在外求学、打工的子女,往往会投父母所好,在与父母电话沟通时,有意的略掉不如意的考试结果、生活上的艰辛、恋爱的失败、成长的烦恼等等,宁可将内心最深沉的痛苦、最纠缠的烦恼、最艰辛的生活紧锁在自己内心深处,宁可长期自我压抑着也绝不和父母坦诚,以免由于父母不知实情、不理解而担心。
但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我们是不能确定大多数父母的想法。其实,作为我们最亲密的人,父母是最想知道我们的真实情况,这个真实的情况也包括我们的痛苦和烦恼。虽然父母知道了我们的痛苦与烦恼后,也会跟着我们痛苦与烦恼,但他们还是希望我们把实情告诉他们,要是他们从别人那儿得到我们不好的消息,一定会更加痛苦。也许父母帮不上什么忙,但父母一定会与我们一起分担。
对待我们亲密的人,我们常常自以为是的用“善意的谎言”来保护他们免受伤害,但他们受到的最大伤害恰恰是来自于我们借“善意”之名下的“不诚实”和“不信任”。
那么,是选择毫无保留地诚实,还是选择有所隐瞒,答案显然易见。
我的建议是在社会群体中,在危机关头,能给人帮助、给人希望的可以适当出于内心不忍选择“善意”的谎言。但在家庭生活中、在合作伙伴中、在亲密关系中,尽可能不要去使用“善意”的谎言,不要去欺骗信任我们的人,信任我们的人最不能承受的就是我们的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