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玉树老爹。
莘莘学子这段时间里陆陆续续会收到他们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录取通知单。在往学校报道之前,谢师宴、状元宴、庆贺宴应接不暇。不禁回想起当年自己接到录取通知单后,亲邻“送顺风”的情境。
恢复高考后能考上大学,是当年寒门农家跳出农村的唯一通道。试想一个大队只考一两个人出社会,在农村是较轰动的事。户口迁移, 变成了吃高品粮的居民。生产队要加餐欢送。当时生产队是按劳动力吃加餐的。在队址前面的打谷场摆了几桌桌椅,菜肴无非就是:炒米粉、炒面条、炸豆腐、滚肉、肉片汤等等。大人在吃加餐,小孩子们则在桌边跑来跑去。偶尔也会有家长偷塞一口肉给自己的孩子解馋,一般生产队会把米粉和面条多炒一锅,分给各户老幼吃福余。被请的人一般买几包香烟分发即可,没酒没饮料,但热闹无比。
生产队请吃后,本族近亲则是很慎重地煮了两碗“点心”面,这种“点心”是用手工面煮的,要在碗面上添有肉四片、煎蛋一个、紫菜、花生米这几样叫做碗脸。两碗点心只能收一碗,一碗要退回去的。由于族亲多,碗面煮多了,吃不了。有些亲人后来就线面拿十结、蛋拿十个去“送顺风”。照例也只能收一半以下的礼物。接下来就是关系较好的同学凑份子钱“送顺风”。不外乎也以吃炒米粉、炒面为主。因为家里没有大盘子装菜肴,一般是用洗脸的脸盆洗净后,去装米粉,同学们吃得不亦乐乎。至今那些场景尚记忆犹新。
虽然时代不同了,出远门也是平常事,考中大学也不那么轰动全村了。但是故乡的“送顺风”习俗还在延续着,点心面煮得少了,送线面、送鸡蛋却是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