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看了《西小河的夏天》,可能是宣传太少加上文艺片向来不受欢迎的缘故,当时我所在的6号厅只有5个观众,并且都是一个人来。
刚开始以为西小河是主角的姓名,查阅资料才知道,它是绍兴市西小路历史街区内的一条小河,全长约700米。沿着西岸的,是青石板铺成的西小路以及一幢幢明清时期的老台门。
影片以1998年世界杯为背景,讲述少年选择的困惑、中年奋斗的无奈以及老年不被理解的孤独,有市井日常的吴侬软语,也有江南水乡独特的慢节奏。
情节接地气得令人怀疑,这不是电影吧,这分明是生活本身啊。而恰恰就是这些普通又细腻的镜头,能够带来余味绵长如静水深流的感动。
一、
无论是热爱足球的顾晓阳、性格古怪的郑爷爷、追逐荣誉的杨惠芳,还是步入中年危机的顾建华,其实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
小时候我也热衷于留意父母的一举一动,温和的秉性里同样夹杂着几分敏感。也曾在旧风扇呼啦呼啦的掩护下,偷看父亲那叠堆得高高的日记,总觉得里面肯定藏着他未曾透露的心事。可当我翻到一个写满情诗的本子,以为发现惊天大秘密的时候,母亲看完却笑个不停,原来父亲早就讲过了,那是他没遇到母亲之前的一段故事。
印象最深的细节是,老房屋被列入老城区改造,郑爷爷气得直跺脚,跟赶家禽似的赶走前来调研的政府人员。这一幕似曾相识,多年前家乡要建机场,当时有好多老人拒绝拆迁,反复念着类似“生也这个台门,死也这个台门”的话,而曾祖父就是其中一个,他搬走那天的驻足回望,充满落寞与不舍,至今仍记忆犹新。
教导主任顾建华则让我想起一位小学老师,巧的是,他名字里也有个建字。每年夏天他只有两身固定的搭配,无非是蓝衬衫西裤皮鞋,以及白衬衫短裤黑色凉鞋。
而看到杨惠芳排练《梁祝》时流过脸颊的汗水,起初只觉得她挺不容易的,后来舞台上越剧的调子一起,瞬间又觉得任何艰难都值得。
二、
我所看到的是,大人们一直在期盼得到,小孩却时刻祈祷不要失去。就像顾建华渴望坐在副校长办公室、杨惠芳为获得梅花奖拼尽全力一样,顾晓阳只希望永远不要失去做足球梦的机会。
但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他有没通过足球选拔,母亲能否赢得奖项,郑爷爷是否遵守承诺每年夏天回来一次,沈老师转去三中后教学生涯是否顺利,这些我们都无法得知。
顾建华倒是空欢喜一场,戒烟多年的他坐在小河台阶边咳边抽,靠着妻子的裙角,像孩子般嚎啕大哭,俨然和之前颤巍巍接过副校长办公室钥匙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
显然,他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一面严谨周正,另一面想重获自由,期待某个路过的人能往河里投一些石头,甚至以为那个能唱出“青石板的街,老房子的夜”的姑娘,可以带他穿越到年轻的时空。
而事实却是,就算这个人没出现,饭桌上那种冷淡氛围,已经摆在那里,只是他们都不太敢承认,日复一日假装尚未察觉。
三、
又想到最近读过一封信,是作家陶立夏的老朋友写给她的,起因是转机航班取消,他在机场酒店睡了20小时,醒来以后闪过一种难以置信的念头,当中有两段话挺深刻的:
睡得好熟,醒来的时候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想了很久。那一瞬间觉得自由根本不值一提,我特别希望自己能娶到一个温和又开朗的女人,好好照顾她,然后一起生养几个古灵精怪的孩子,以后的时间只管努力满足他们创意百出的要求,引导他们走快乐的路。
机场果然是容易让人产生奇怪想法的场合。你以前说每次转机,就想吃牛奶糖,但平时最讨厌甜食。等出了机场,我现在这些想法也许会显得十分荒唐可笑,但现在,我真的觉得它们非常真实。
不难看出,这是他对另一种状态的设想。也许有人会诧异,为什么那么多设想最后都没实现,我想大概是因为,一旦出发就很难抛弃初衷吧。
正如电影呈现的不过是寻常百姓的生活,但看似波澜不惊的水面,也暗藏各种向往,总有些人会冲破所谓的牢笼,也总有些人抑制住心底的欲望。
你看,夏天又来了。
偶尔你也会梦见从前那个望着突如其来的暴雨失了神的自己,感慨那些年的雨和这些年的雨,并没有什么不同。
日子还是没有太大改变,半夜还会听见雨落在河面的声音,风带来河水的味道,有水草的气息。你躺在床上想象泛起的阵阵涟漪,觉得像极了鱼儿在闷热天气里频繁呼吸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