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倾听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
一是本体论价值。
当教师通过倾听领悟了学生生命存在的内涵和特性之时,他也领悟了自己的存在,这就是倾听的相互性和辩证法:“当我倾听自己,听我的话、我的语声时,我也能倾听他人,我在我之内倾听他人。反过来,当我倾听他人时,我也能倾听自己,我在我的世界的他人之中,并通过他们倾听自己。
二是道德价值。
当教师从不会倾听到学会倾听,当学生真实的生命状态在教师的倾听中得以裸露和呈现的时候,教师的注意力可能被集中于同情与关怀,他可能会反省并领悟自己的教育过失和不足,原先自大、冷酷无情的一面将由此向友善和仁爱转化。这表明,倾听唤醒了教师的良心和道德。
三是交往价值。
倾听就是一种转换,就是站在他人的位置上了解对方和自己,就是变换位置、角色和体验,拒绝这个转换,就是拒绝与他人交往。无论如何,真实具体的“听”,始终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来实现的。
四是治疗价值。
对于某些精神病人来说,多年不被听到,或者不被真正听到的连续经验,是他们患病的根源。作为心理治疗师,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这些病人提供“被倾听”的机会。教师就是治疗者,他的药物就是倾听和应答,教师医术的高明程度取决于他的倾听态度、倾听技术和倾听能力。
2.以家庭教育为例,从倾听孩子情绪与情感的角度,对家长提出了“倾听要求”:
(1)倾听哭泣的孩子
听到孩子哭时,父母应当停下手边的事情去倾听他,轻轻地搂住他,看着孩子的眼睛,和蔼地请孩子把他的烦恼告诉你
(2)倾听恐惧的孩子
当孩子受到惊吓时,父母要动作轻柔地拥抱他,并表现出确信一切都好的样子,温和地鼓励他。告诉他你就在他的身边,并随时准备帮助他战胜曾经吓倒过他的某件事物,让孩子知道现在他是安全的。
(3)倾听愤怒的孩子
看起来气势汹汹,其实他的内心是惊恐不安和悲伤的,是需要帮助的。父母面对愤怒的孩子,要尽可能保持心平气和,给他机会把内心的怒气发出来,听他说些什么,看他是否有道理,再看看我们能做些什么。
3.对教师而言,对“具体的学生”的倾听,综合体现在倾听学生的各种欲望、需求、情感、思想上,体现在倾听个体生命的差异和区别上。
①.倾听学生的欲望和需求。
学生在教育生活中的欲望和需求往往不是通过他们的行为,而是通过一段叙说、一个句子或者一个简单的感叹词,以及一声呼喊和连绵不断的啜泣。对这些声音所表达的欲望和需求的倾听、理解与应答,成为教师倾听的重要任务。
②.倾听学生的情感。
一个善于倾听的教师,能迅速准确地从学生发出的各种声音中听出愤懑、悲哀、快乐和喜悦等各种情感,同时在教学上作出适当及时的反应和调整。
③.倾听学生的思想。
善于倾听声音背后的某种思想和观念的萌芽,并尽量认可它们的价值和意义。当学生发现自己那些隐藏不露、羞于见人的思想被教师倾听并认可时,他们就与教师建立了更深一步的交往关系——思想上的交往。于是,他们对自己充满了自信,真正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而不是作为一个“学生”的尊严和价值。
④.倾听学生的疾病。
通过倾听去寻找孩子存于肉体和精神上的种种疾病,捕捉到他们的自大、攻击性、抑郁、孤独、痛苦和恐惧。这样的倾听就变成了一种诊断和治疗。
⑤.倾听学生间的差异和区别。
当各种声音汇集在教师耳边的时候,教师的任务是听出这些声音的差异,听出它们所反映的不同个性和人格。这是一种本体论的差异——是存在者与存在者之间、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差异。
⑥.倾听学生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与其说学生的声音是自我的反映,不如说是对他人与自我关系的反映。因此,教师的倾听对象既是“具体的人”,也是这个“具体的人”与另一个或另一些“具体的人”之间的关系。
4.对于许多教师而言,不是不能听,而是不愿听。要学会倾听,可从采纳倾听所必备的态度入手,它们包括:
①.接纳和平等
②.专注和警觉
③.鉴赏和学习
④.执着和冷静
⑤.参与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