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一则故事,是关于英国牛津博德雷图书馆创办人——R.V.C.博德雷亲身经历的事迹。
博德雷人生经历丰富,著有《撒哈拉风暴》,《使者》及 其他是四本著作。父母是长居巴黎的英国人,博德雷在英国接受过皇家陆军学校的训练,后又到印度当了六年英国陆军军官,玩马球,打猎,到喜马拉雅山探险,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陆军副军官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平会议,但这些远没有与阿拉伯人同住的7年对他影响深远,1918年,他远离熟悉的环境,跟阿拉伯人住在“阿拉”乐园——撒哈拉大沙漠。
阿拉伯人对穆罕默德在《古兰经》中的每个字都深信不疑,因为那是“阿拉”的意思,《圣经》上说:“真主创造了你以及你的行为”他们完全接受了,他们生活的很平静,即使出现大差错,他们也不会急躁,或随意发脾气。他们知道注定的事就是注定了,除了真主,谁也改变不了,但这并不表示面对灾难时,他们只会坐以待毙。
暴风肆虐了三天三夜,狂风肆虐,以至于把撒哈拉沙漠的沙吹到几百英里以外的地中海,气温极高,头发都要烫卷了,大家喉咙干燥,双眼灼热,嘴里满是沙砾,就像在玻璃工厂的火炉前面一样,我觉得自己已经趋于疯狂的边缘,可是周围的阿拉伯人没有一个抱怨,他们耸耸肩膀:“天注定!”
可是风暴一停息,他们立即宰杀小羊,英为反正他们也活不了,杀了他们,可能还能救得了母羊。他们把羊群赶到南方有水的绿洲。所有的一切在平静中进行,没有人对损失表示任何惋惜,埋怨或唠叨。他们酋长说:“这还不算太坏,我们有可能失去一切,但感谢真主,我们还剩下十分之四的羊群,我们可以从新开始”。
有一次,我们开车横越沙漠,一只轮胎爆了。司机忘带修理箱,所以我们只有三个轮胎可以用。我急火上升,气冲冲的质问阿拉伯人,这下该怎么办!他们提醒我生气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只能使人更烦躁。轮胎爆炸完全是“阿拉”的旨意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它。于是我们又挣扎前进,车子又不动了,汽油用完了!又有人说:“天注定!”这一次,大家谁也没有因为司机未加满油,而对他咆哮,反倒是心平气和的向目的地步行前行,大家一路还唱着歌。
博德雷与阿拉伯人相处7年,这段时光被他亲切的称为“阿拉乐园”,他冷静的面对未来不可避免的事实,他认为都是跟阿拉伯人学的。、宿命论到底有没有错,许多人看不起,谁知道呢?我想起中国台湾作家三毛女士,很喜欢的作家,最终选择自己结束生命,至今唏嘘不止,她也曾在撒哈拉流浪,为什么没有接受“阿拉”旨意,勇敢的耸耸肩,真主的旨意,潇洒的活下去,还是真的接受了真主的旨意,有些命运是无法 改变的。
无论对错,我们要热爱上天赋予我们的唯一的一次生命,即使我们的人生遇到无法预防的风暴,只要我们勇于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保持忙碌,我们就能平安度过任何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