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家长普遍地重视孩子的学习,而不重视孩子的心理感受,可以说,相当程度地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感受。总认为孩子做得好,是应该的,没必要表扬,做得不好了,就该批评一下,有时家长还不顾及场合。孩子的事情,家长总认为是小事,根本不放在心上,完全是看自己的时间与心情。其实,这样的做法是很不好的。
有一天,女儿放学回来,一进门,就大声宣布:"二位家长,老师让我通知你们,周六学校开家长会。"我一听,忙说:"闺女,到时,让你妈妈去吧。"没想到,老婆一听,赶紧说:"不行啊,还是你去,我那天还加班呢。"女儿看了看我,看了看妈妈。什么也没说,扭头就进了自己的卧室。吃饭的时候,我说:"闺女,那天爸爸去开会,哪能不给我闺女开家长会啊。"
后来,女儿回家,告诉我:"老师,在班上表扬你了,说我的家长表现好,我真高兴。"
其实,我知道,女儿的高兴是因为父母对她重视了,让她在学生老师的面前,感受到了重视的眼神。
我曾经看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小学校里,课堂上老师提问的时候,一个同学总是举手,可老师叫他站起来回答的时候,他却答不上来,引得下面的同学窃笑不已。
课后,老师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如果老师提问时他不举手,同学会在课下叫他傻瓜。于是,老师就和他约定,当他真会的时候,就高高地举起左手,不会的时候,就举起右手。
渐渐地,这名同学越来越多地举起他骄傲的左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地回答老师的课堂问题,这个原本极有可能在太多的嘲笑中沉沦的孩子也由一个差生转变成了一个好学生。
在这里,孩子最在意不被别人重视,重视可以对孩子的内心有所触动,孩子会自觉起来,会做得更好。
生活中,一个人如果不被人重视,就会慢慢地自暴自弃,感觉自己是一个没有用的人;反过来,一旦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或者让别人认识到他的价值,他的世界就会截然不同。所以,不要忘记给孩子一些赏识和几分重视,让孩子也享受到。
孩子最不值得你爱的时候,也是孩子最需要你的爱的时候。伸出父母的关爱之手,在孩子最需要关爱的时候,而不是在孩子最得意的时候。正因为你的重视,孩子会坚强起来;正因为你的重视,孩子会自觉起来;正因为你的重视,孩子会自信起来;正因为你的重视,孩子会健康成长。家长,请给孩子一个重视的眼神,一个重视的动作,孩子就会有一个让你意想不到的进步,孩子也会拥有一个快乐而美好回忆的童年。
别不分场合就批评孩子。
有一次,我带女儿到我父母那里,恰好有一个亲戚的小孩也在那里。我便让女儿和她一起玩,过了不一会儿,就听到外面有吵架的声音,我便跑出去一看,原来是女儿和她为了一个玩具而吵的,我也没问什么,便对女儿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和她抢着玩。她比你小,你应该让着她才是啊。"女儿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便跑开了。从女儿的眼神里,我明显地感觉到女儿受委屈了。
回家后,还没等我说什么。女儿对我说:"爸爸,我生你的气,你为什么批评我,不是我的错。"我说:"人家是客人,出现问题,我就该批评你啊。"女儿说:"你们大人知道有面子,难道我们小孩就没有面子了吗?"女儿这样一说,我沉思了一会,便对女儿说:"女儿,爸爸错了,请你原谅。"
是啊!我们大人有面子,孩子也有啊。那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就要注意场合了,不应该不考虑孩子的感受。
和大人一样,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后,都有自尊心和爱面子的思想。他们一旦有了缺点和出现了差错后,一般都有恐惧和害羞心理,最忌讳在公众场合暴露自己的缺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在公众场合数落、批评他,让他当众出丑,就会使他感到十分难堪,继而就可能会产生三种后果:一个是孩子会怨恨家长,对家长产生对立情绪。二个是会产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三个是孩子对事情的正确与否的判断会出现偏差。因此,家长批评教育孩子切忌不分场合。
那么,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当然不能听之任之,那应该怎么批评教育呢?
首先,父母要在把孩子犯错误、出差错的情况了解清楚的基础上,认真地找孩子个别交流,指出他的错误,提出严厉批评。
其次,父母应帮助孩子找出犯错误、出差错的原因,并指出今后应该注意的方面。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请孩子最要好的朋友或孩子心目中的权威人士,从侧面来帮助孩子认识错误。
再次,家长要告诉孩子如何去做,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指导,让孩子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有利于孩子的一生发展。
其实,家长不在公众场合批评孩子,不当众让孩子出丑,这并不是护短。相反,这样做,既可以消除孩子与家长的对立情绪,又可以不让孩子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还可以使孩子更好地受到教育,从而达到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的目的。批评孩子注意场合,这样不仅维护了孩子,也教育了孩子,更让孩子懂得了处理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孩子的素质。
PS
这篇属于纸媒亲子稿。因为有教育性质和感悟成份,所以杂志很喜欢。本文发了两家杂志。
自媒体很多亲子故事,稍做修改,其实都可以投纸媒的。落雪小屋开设了纸媒亲子亲情写作课,欢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