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名女大学生辱骂外卖员的事件频上热搜。
说实话,这件事情能登上热搜,挺让人感觉意外。因为现在绝大多数人对外卖之类的从业者都挺尊重和理解的,迟送、错送甚至不送,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就经常碰到外卖小哥,人还没到,电话先来了:“哥,不好意思,路上堵车,我先点签收了啊”,或者就是:“哥,真对不起,车坏了,晚一个小时到,我先点订单完成了”。还有一次我点了50斤大米,送到楼下,“哥,下来拿下呗”!这多大的事,我能不答应吗?但是如果我们确实有点不方便,就和小哥好好沟通一下,大家都是人,相信都是能够互相理解的。
所以这件事情能上热搜,而且还是二度热搜,确实让人有点不太理解。也许这是外卖员与大学生之间身份的对立。现在大家对教育都挺重视的,只要是涉及到学生的事,关注度都挺高,很容易联想到学生的素质问题,学校的教育问题以及教育的体制问题等等。
其实这只是一个个例。事情原本很简单,肯定是女大学生有错在先,而且一错再错。信息填错了,不仅不道歉,还理直气壮的辱骂,言语非常难听,优越感特强,对外卖小哥的侮辱感极强。咋听之下,确实让人受不了这言辞,为这位外卖小哥深感不平,所以很能理解他的心情。不过如果因此就把工作辞了,那就是外卖小哥自己的问题了,是不是有点冲动了?女生的辱骂给他的心理和人格是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但也不足以成为他辞职的理由吧?他辞职与被人辱骂并无直接关联。这个社会上,我们无论干什么工作,都会难免被人误解指责、甚至受到不公正待遇,这种事并不少见,如果每次受到委屈都表示很受伤我不干了,那是不是过于脆弱了?我不清楚这位小哥有多大年纪,有没有结婚有没有孩子,如果还很年轻还是单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还可以理解,如果是上有老下有小,又没有更好的打算,就因此辞职,那还是挺让人费解的。
不是说我们就要逆来顺受,对外人的误会甚至是谩骂,我们首先力求对方的理解,对方实在过分,我们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怂回去也不是不可以,虽然互怂解决不了问题,还得注意分寸,但总比自己为难自己要好吧,你这辞职不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除非你已经有了更好的打算,这次事件正好成为辞职的契机和理由。
公道自在人心。面对别人的无理,我们就算怂不过对方,或者因为种种原因,对别人的指责和误解只能默默的承受,那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足以君子坦荡荡,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骂人者,只图一时嘴损嘴快罢了,我们如果和她一味地纠缠不清,那不变成和她一样的人了吗?正如一个不甚恰当的比喻,你给狗咬了一口,难不成你再咬回去?
何况这个事情已经曝光,所有人都倒向外卖小哥这边,谴责这位女生。我想这个时候,整个事件对外卖员的名誉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这个时候你要去法律起诉人家,不是不可以,而且大概率可以得到适当的补偿。只是这样让人感觉到没有必要。事情本身不大,经过协调,互相理解一下,完全可以接受。如果非要把它复杂化,对己对人都不太好。网络上的口水,我想已经把这位女生喷到差不多了,为什么不给人家一个改错的机会呢?也给自己一个和解的机会。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张国荣的一首歌《沉默是金》:是非有公理,慎言莫冒犯别人,遇上冷风雨休太认真,自信满心里,休理会讽刺与质问,笑骂由人,洒脱地做人……
笑骂由人,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