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是第四单元小说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篇文章。
这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通过第一课《桥》的学习,我们已经就如何关注情节和环境来体会人物形象做了初步的尝试。
其中梳理出具有冲突色彩的情节,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结合具体的情节处境让同学们谈对人物的感受,使小说人物变得血肉丰满。而集中审视环境描写,体会故事所刻画的危险的情势,再把人物置身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去,体会他的言行,从而进一步认识人物的形象。这些都算是成功的尝试。
作为第二课的《穷人》,要继续巩固第一篇课文的学习成果,与此同时,还要抓住课文特点并深入挖掘课文当中典型的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的作用,充分体会人物形象。
首先,抓住“穷”,初步体会课文内容。
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从题目入手:“穷人指谁?我们可以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他们是穷人?”
同学们从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分别从文中写出来的显性的“衣食住用”和体会而来的隐性“桑娜丈夫在恶劣的天气下仍然要出海捕鱼”及“西蒙病死”等层面认识到穷人很穷。
其次,抓住“穷人做了什么”,使故事主要情节浮出水面。
桑娜抱回了西蒙的孩子。渔夫活着回来了,决定抱回西蒙的孩子。
主要情节浮出水面,我们就可以运用第一课《桥》抓住情节体会人物形象的方法,走进人物。
《桥》一课,我们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结合故事情节来深入认识老支书的,而本课我们则要结合课文内容,在第一课的基础上有所拓展。课文在对桑娜“抱回西蒙的孩子”这个情节的描写中,重点采用了“心理描写”,通过桑娜的心理活动,深刻表现了人物善良、有同情心、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从三个层面入手:首先是“角度”。这段心理描写,桑娜分别想到了哪些内容———丈夫、结果、幻觉、自己。由此知道一段丰富的心理活动,是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的。
然后是过程———心理描写是一个思考过程的体现。想丈夫的辛苦———后果的严重———自己的后悔———下定了决心。
还有就是标点———丰富的过程需要标点来体现。五个省略号是桑娜的害怕。害怕丈夫不同意,害怕丈夫太辛苦。四个问号则看出桑娜的矛盾和纠结。三个感叹号表明桑娜纠结之后终于下定了决心。
其中在“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当中要让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关环境描写,补充说明丈夫的不易和辛苦。
在“他会揍我的!”“揍我一顿也好”当中体会桑娜决心之坚定。(但是在这个环节我没想到孩子们提到了“家暴”这个词。我认为这不是个小问题,虽然它的出现会破坏我的教学节奏,但是却不容回避。我要给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于是我抓住“什么行为被称为家暴?施暴者的特点?施暴的严重后果?该不该实施家暴?”四个问题,让学生对这个话题有个清楚的认识。最后我们又延伸探究了桑娜会不会受到家暴?)
抓住人物心理描写,同学们从中体会到了桑娜富有同情心、善良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