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我点开小区微信群,里面居然有一则寻孩子的朋友圈截图。当妈妈之后,我更见不得这类消息,每次见到都很揪心。
“确认属实:XX小学二年级3班李XX今早自己上学,现未到校,家人在寻找中,麻烦大家发现这个孩子的告知一下,现在家里人都急疯了!谢谢大家!好心人看到帮忙联系家属153XXXXXXXX!帮忙转发扩散一下,希望尽快找到孩子!”
群里有同班同学的家长、小区工作人员等人证实,那个小孩确实是走失了。所幸,我爬完楼发现,孩子在10点多已经找到了。
1、事情大致经过
我跟踪了一下事情的大致经过,也看到了邻居们出言献策的积极踊跃。
7点50分,有其他同学家长见到这个孩子在小区北门。
八点多一点儿,老师确认孩子未到校上课,与家长联系。
9点50分,工作人员在微信群里发消息,告知有个二年级小孩失踪,请大家帮忙留意。
10点40分,工作人员说已经报警,发动大家一起转发朋友圈。
10点55分,有人说孩子已经找到了。孩子不愿意上学,但他哪儿也没去,就在楼底下猫着呢。
这个孩子是自己没去上学,在小区里玩耍。在别人看来,这可能是虚惊一场。然而,任是谁家孩子上学走失,家里都会很焦急,发动各方面力量去寻找。
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谨记两点:及时报警,用“十人四追法”。
2、及时报警的重要性
孩子失踪后,是不是需要24小时以后才能报警?答案是No!发现即可报警。24小时的限定仅针对成人失踪案例。
《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明确规定,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公安机关应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处理。
孩子失踪后,家长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警方会立即启动查找工作,打破警种界限和常规作法,调动一切警务资源,快速查找失踪儿童。警方介绍,孩子失踪之后的24小时内,是寻找的黄金时间。警方力量第一时间介入,找回孩子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很多。
3、“十人四追法”之我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少年儿童犯罪预防专家王大伟博士有一个"十人四追法",在网上已经广泛流传,这个方法简单快速,却又非常细腻,绝对不能搞错操作细节。
上图示意的是第9个人留在家里,期待孩子自己回家;第10个人去报警,寻求警察的帮助。以我个人的理解,当孩子上学走失时,要优先报警(见前文)和留人在家,而且留在家里的那个人要担负起指挥部的作用,协调并同步其余八人的行动情况。
1)家里的指挥部
留人在家的两大作用:孩子自己回家能及时知晓,集中精力寻求网络的力量。
网络是传播信息的最快途径,有很多微博、微信寻人的案例。当发现孩子上学走失,家长应第一时间与老师一起,在班级群里公布消息,发动同学家长帮助寻找。同时,寻找孩子近期生活照片,尤其是穿当日出门衣着时拍的照片,发布一条微博消息及朋友圈消息。
同时,传统媒体能扩大当地覆盖面,一旦儿童走失,家长可以求助媒体帮忙。电台的滚动播出,电视台的声画同步,让听众、观众都提高警惕,为及时寻找争取时间。
外出搜寻的人反馈的消息很多,需要有人汇总并反馈给其他的人。所有,留在家里的人要同步各方面进展,让大家能够及时了解事情的推进程度。
2)粗搜寻的四个人
搜索分为粗细两层,第一层粗的搜索就是在2公里以内,沿着大路赶快去追。这要安排4个人,一个方向起码1人以上。
这个时候,重点找寻的是孩子常规上学路上,看附近小孩经常去的公共场合、商店等地方。如果是小孩贪玩没去上学,他最可能是在上学路途中找个地方躲起来玩耍。
3)细搜寻的四个人
细致的搜寻也是在2公里以内,到主要的火车站、汽车站、公交站等地方寻找。这时需要4个人,去往不同的站点。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有时候歹徒把小孩抱走后,会火速赶往火车站、汽车站,买张票马上就上车。
所以我们要争时间抢速度,如果能比他快,就能把他截住。
4)报警之后别忘查看录像
现在很多公共场所都有录像,及时查看从家到学校的常规路线的录像,能够指引我们找孩子的方向。
因此,第10个人报警之后,最主要的职责就是查看录像。如果人力充足,也可派出第11人立马去查看相关录像。
家长可委托老师帮忙查看学校内的监控,看小孩是否曾到过校。这样,能够腾出更多的精力去查看其它区域的录像。
4、孩子要学会自救
下图是我在网上搜寻到的孩子自救基本技能,各位家长要牢记在心。
同时,家长要让孩子在面对陌生人时,提高警惕。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衣物,避免与陌生人过多交谈,坚决不与陌生人同行。无法躲避陌生人时,尽量找值得信任的人求助,如警察、军人、保安等人。
但愿孩子走失或者丢失的事情不再发生。假使哪天我们碰到,记住要及时报警、并用“十人四追法”亡羊补牢,及时找回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