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佛曰人有七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它们总令人饱经磨砺、苦苦挣扎。但倘若,倘若一个人能固守本心,以慧眼看待,是否这苦,也是能令人生而更快乐的源泉?
01 生之苦,爱起源。
出生,作为一切的开端,被佛祖视为了一切苦难的根源。如果未曾生,便不用经历世间种种,没有磨砺,何谈苦难。
可,没有诞生的开始,便没有了一切体验快乐的将来,倘若视一个人哇哇啼哭的时刻,为被给予了来到世间的门票,那么没有谁有资格剥夺他人欣赏世间美好的可能。
生,苦难的起源,亦是爱的起源。
这爱是对世界的好奇,是对人性温暖部分的赞许,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在经历即将到来的一件又一件生活考验后,对生命与生活的倍加热爱。
02 老之苦,渡流年。
从生到死的旅程,是惊喜的旅程,是发现的旅程,也是逐渐年老的旅程。
我们喜欢幼时,因为它懵懂天真;我们喜欢青年,因为它激情无限;我们喜欢成年,因为它奋斗坚强;……
但渐渐,我们开始不再喜欢中年,也更加抗拒老年,因为我们还有太多的事情想要实现,还有太多的不甘心想要争取;我们不想要日渐弯曲的身姿,不想要青春不再的容颜,也讨厌记忆越发衰退、思维越加缓慢的自己……
日薄西山,美人迟暮,英雄暮年,多么悲壮又孤独的时光……
但倘若纵观人生长河,作为生命的摆渡者,又有谁能说,不同的时光里风景的美会是相同的?
一切的不甘都只因为追念逝去的太阳,而忽视了当下同样很美的星星与月光。
没有活力的奔跑,也可以有田园小酌的悠闲;没有奋勇杀敌的英勇,也仍然可以有看透棋局的透彻。
是逐渐失去,还是正在收获更多,全看人的眼睛盯在了哪一点。
03 病之痛,生之念。
活着会病,病了会痛,这是常识。
痛就是痛,不会因为有多少的说服自己,痛的部分就会消失。
它像一个掠夺者,总试图通过这种折磨的方式夺走更多的东西,比如快乐、比如平和、比如坚强,甚至生的希望。
但它其实也是一个给予者,它如黑暗衬托光明,如苦味之于甜,让人在它的点拨下,更明白了生的可贵、健康的难寻,意识到生活里还有多少的平淡无奇原来是大海遗珠,平日的自己在诸多抱怨下其实又是活在了怎样的幸福里。
没有病的威胁,便不会有生的执念。
04 死之念,活坦然。
列车有终点,死便是终点。没有玩够,所以贪恋,因为贪恋,越发抗拒。于是,便会有人生百态的丑恶,只为逃离这与生俱来的终结。
多少帝王将相、白衣市井,都不过是为了逃离死亡的终结而做出了苦苦的挣扎。
但死真的没有意义吗?万事万物,有生就有灭,正是因为它终会到来,生命的旅程有了时限,才会令人睁大眼睛去观看,去珍惜。倘若没了这界限,又有几人会用心体会生命的美,因为会想:“总有时间。”
可试问,从北京城的壮阔,到江南小镇的婉约,又有几个当地人是在如外来旅客那般细细游览?
他们不去走景观名胜,因为嫌人多;他们不去看街边小巷,因为没时间。
然后到最后,他们对故乡美的领略,还不如一个外地游客。
所以,不论远近,总能在挖掘身边美、生活美,不拖延、不轻视的人,总是更加智慧的。
而死亡之于生命,亦是那教会人要珍惜时光的老师 —— 莫等闲。
05 爱别离,愈珍惜。
本意相守,无奈别离,造化弄人,时时叹息。
人有了情,便会有了念,这念想是对情的眷恋,又何尝不是内心的期许。
但人生不如意之事,总是十之八九,又有几人能时时如意。
倘若往远了想,又有哪段情、哪段爱没有终了的一天呢,即便人心未死,生死之间亦是王母银河。
所以,何不把每一次的相处,都当成最后的机遇;把每一次的缠绵,都当成最后的热烈;把每一次的相聚,都当成最后的相守。
让思念在还拥有时释放,而不是等失去时再追悔万千。
时时问自己一句:
“真的用尽全力了吗?”“ 真的在倘若就要别离的时刻也能说“吾已上下求索,尽己所能”了吗?”
人终会有遗憾,但这遗憾的深浅,取决于自己还拥有时是否懂得了珍惜。
别只在离别时捂面哭泣,那只能让岁月徒留叹息。倘若曾经努力,至少还会在叹息之余,留有一丝丝甜意。
06 怨憎会,空耗时。
也许与自己的性格有关 —— 人生最忌遗憾。所以一般如若真遇了不顺心之事,忍与怨都不是自己的风格。
能争时就努力争,但凡还有一己之力便时穷尽己力也要执着求索;而倘若争不过,便先记着,如若之后能争便也要争一争。
但这“记着”,却不是“怨憎会”的记着。挂心却不锥心,记着却不挂念。
人会苦怨憎会,不外乎不称心、不如意,愤怒怨恨却还要忍着、面对着,其根本便是因为自己还是在心中为其留了一席之地。
倘若没有在意,又何谈苦痛。而人为什么在意呢?往往又是因为没有时时纵观全貌的去看待整个生命,没有看到更重要、更宝贵的。
小的时候被同学抢一块橡皮、抄一次考卷便会心生怨气,可让二三十岁的你去看又如何?
大了与家人争,与妻子吵,觉得事事不如意的,到老年看又如何?
而老年的看不破、放不下,倘若让一个幼儿去看,又如何?怕是只会好奇的睁大眼睛,新奇于老年的趣味。
从整体看生命,人生便会豁达很多。
都不过是一段段过程,争自然是要争的,但也只是争一争,却没必要搭上那段生命时光的美,浪费掉每个阶段的快乐。
07 求不得,莫迷失
古语有“画地为牢、作茧自缚”的成语,而求不得,就是其生动的写照。
人皆有求,但在每一个想求得的背后,都应先问问自己,为什么一定要“求得”呢?
倘若真是为“求仁得仁”而努力一生,倒也算是尽兴豁达,可最怕的就是 ——
拼命赶火车,好不容易跑到了车上,却发现上错了车。
所以在沉浸求不得的痛苦之前,先别急着下结论,确认好自己是否弄了乌龙,难过错了对象才是重点。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很多乌龙也不是自己的大意使然,却只因为迷失了本心。
就如一富商在一贫如洗的时候,忙碌只是为了给妻儿老小更好的生活,钱财带来物质,于是就一门心思要赚足够多的钱财。可忙着忙着,人就容易忘了本心,商人只记得赚钱这个小目标,而不记得赚钱是为了什么的大目标。最后反倒因为钱财弄得交际应酬疏远家庭,最终妻离子散孤身一人。而当他在搂着某个妖娆美女午夜梦回醒来时,却再一次发现自己的空虚寂寞无法填补,他已经家财万贯但却失了快乐,也许他有天会想明白,也可能一直想不明白。但不快乐,却会让他始终再如何努力也填补不了内心的饥渴。
这是为何?因为他的这份不快乐才是真正的“求未得”。
倘若,他能记住本心,时刻明白自己最初的动力,那么哪怕直到最终也仅能给家庭带来一点点的改善,他也是会快乐的。
因为距离出发,他离自己真正想要的总归是更近了一点。
所以啊,有的时候不是“求不得”,而是连自己都忘记了“所求为何”。
太多人把婚姻的不幸归咎于贫穷,觉得是贫穷磨掉了感情,带来了愤怒与指责,殊不知,这只是因为他们或者忘记了最初在一起时因感情而发的初衷,或者是因为在生活的磨砺里,他们的初衷已经变了。
求不得不可怕,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所求为何”才可怕。因为它会让人像一个真正的饿死鬼那样,无论怎样吃都不能幸福。
08
在人一出生的时候,世界是有无限种可能的,人做出不同的选择,决定出了不同的人生。每走一步,人生都多了越多的既定,少了一份未知。
每个孩子在小的时候都曾幻想过要当英雄,但更多的人在最后仍然回归了生活的平静。
但,于每个个体而言,我们都可以是自己世界的英雄,拯救的不是地球,而是自己的内心宇宙。
我知道面对选择,尤其面对痛苦的时刻,无论是哪种苦难,都会让人踟躇不已,分外艰难。
但,请相信自己的力量,也请相信自己的内心。
遵循本心的选择永远是最正确的道路,当然,要是真正的本心才行,而不是为了逃避困难而自欺欺人的借口。
人说“道之所在,虽万千人逆之,吾往矣。” 这道,便是每个人选择的心路。
走好自己的心路,弄清自己的底线与执着。
愿你能守好本心,披荆斩棘,救赎自己,做自己的盖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