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过年了,每年都会不断的感慨,时间过的真快,时间都去哪儿了。
去年写春联、包饺子、吃团圆饭、看春晚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年就又到了。年前的节日特别多,国内的,国外的,反正都不能拉下,都要好好过一番。刚过去的冬至,北方大部分地方的习俗是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再过两天的圣诞节,外国那疙瘩是要吃火鸡的。所以过节,和吃什么,息息相关。
想起一桩旧事,小时候我爸我妈经常说给我听,现在是我经常说给别人听。应该是我很小的时候,反正我是不记得了,有一年年关,我爸买了一大块猪肉,提前准备的年货,年前年后的家里来个亲戚,不能太寒酸。
猪肉就挂在我们家堂屋门后的挂勾上,小孩是够不着的。
我爸我妈说,我自小就聪明,因为他们出去干活回来,看到我正踩着小板凳用我的小胖手去戳那块肉,一边戳,还一边把手指放到嘴里舔。
说实话,打死我也不相信有这事,因为一是,我对这段记忆一点印象也没有,二是,我一直都不喜欢吃猪肉!
我爸说,看我那么馋,第一时间就把那块肉炖了,我吃的最香。大了不吃猪肉,是因为那时候吃伤了。
贫穷年代的过节故事,能提炼出来的就是吃到好东西了。
现在过节,家家户户更是会张罗一大桌好吃的,在推杯换盏中表达对节日的欢迎与祝福。说实话,什么样的日子都可以吃到想吃的东西,过节的概念越来越淡了。但对节日时,大家借由“过节”这个由头张罗的“吃”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家人聚在一起,欢欢乐乐,吃得是团圆。
三五好友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吃的是情谊。
我有一女朋友,从小到大都是学霸,一路高歌猛进大学毕业就直接出国了。美利坚,现在是医学硕士,在美国呆了近10年了。2015年,春晚广告在纽约时代广场播出的时候,她给我打越洋电话,哇哇哭了半小时,想家,想妈,特别想吃妈妈做的饭,尤其是妈妈自己腌的小咸菜。但是越想越不敢给妈妈打电话。
那天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我无数次的调侃过她开挂的人生,因为在我这里去西餐厅吃牛排需要按每年几次计算,而她所在的国度却是按每天几顿来算。在我认为最最普通的小咸菜却是她魂牵梦绕的美味。越是过节,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人越会放大这种感觉,越会对记忆中舌尖上的美味念念不忘。
其实,他们忘不掉的不是食物本身,是做食物的人。
我是八零后,多年之前,也像现在的九零后一样热衷于聚会,玩,KTV唱到二半夜。那时候感觉全世界都是自己的,外面的世界精彩极了,家里除了唠叨就是死气沉沉,压抑的很。可不知不觉,感觉朋友圈的八零后性情都开始变了。
“周末出去聚聚?好久没一起吃顿饭了。”
“别出去吃了,来我家吧,尝尝我媳妇的手艺。”实际上,尝尝媳妇手艺是其次,想多陪陪老婆孩子才是真正原因。工作忙,压力大,对家人亏欠多,好不容易能歇歇,当然要窝在家里。
尤其是八零后的男人,没法推辞的应酬要去,纯粹闲聊的饭局开始能推就推;以前饭桌上茶水都是可乐、雪碧代替,现在就算在酒局中,能带个保温杯泡点枸杞最好。吃完饭,唱歌的事绝不参合,第一时间回家,最好回家还能吃上一碗妈妈或是媳妇煮的粥,这才像一顿完整的饭。
以前是“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现在是“我要回家吃妈妈(媳妇)做的饭。”不是八零后人到中年,胃越来越侨情,而是经风历雨,看惯了人情冷暖后才明白,饭不是吃什么,而是和谁一起吃。
五星级餐厅,什么样的美味佳肴都有,唯独没有只能在家里才能体会的感觉。
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在饭点,我总是喜欢对付,或是干脆不吃。不是懒,而是自己吃有什么意思呢?
赶上先生回家,必定是忙前忙后,早早张罗着开饭。也没有什么山珍海味,更没有蓝翔大厨级的手艺,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的很开心。饭后一桌子杯盘狼藉收拾起来都感觉幸福满满。
吃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和谁一起吃。2018年农历新年就快来了,你最想和谁一起吃顿饭,过个年,你想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