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餐巾纸系列之《一页纸工作整理术》2017年4月
说清楚它是“什么”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和一群咨询师围坐在篝火前。“咨询师”这个职位就有点儿吓人,更别提下面这个故事了。要是临睡前听到,说不定你会做噩梦呢。
这个世界总是需要解决问题的人,然后咨询师出现了,再然后,麦肯锡出现了。当高尔夫爱好者想到高尔夫球,首先联想到的肯定是老虎伍兹;当爱车一族想到车,肯定会想到开起来很酷的法拉利;而当咨询师们想到咨询这一行,麦肯锡肯定是头一个跳进他们脑子里的名词。
麦肯锡的咨询师们很清楚自己在咨询业的地位,虽然免不了傲慢偏执,但业务能力却是行业里数一数二的。也就是说,让一个来自其他公司的咨询师在麦肯锡的咨询师面前表现无异于班门弄斧。 若干年前,我在一家咨询公司(不是麦肯锡)供职。公司的销售总监沙恩收到来自麦肯锡的一封招标书,请我们参加一个网络系统建设项目的竞标。我和沙恩都怀疑这封招标书寄错了地方,因为实在无法相信麦肯锡会聘请我们工作。
打电话后,沙恩确认了这一切都是事实。麦肯锡的信息总监听说我们对“知识管理门户网站”很在行,于是希望我们能参加竞标,发挥自己的优势。
我所在的公司建立过许多这样的系统(那个时候“门户”这个词十分时髦)。我知道不同的人对“门户”的理解不尽相同,也知道要就个概念达成共识极其困难,因此在限定的一个小时里我们得花45分钟来明确“门户”的概念,而推销我们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时间仅有15分钟。
在麦肯锡项目竞标会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女儿要我和她一起玩乐高积木。我们用这些塑料的小元件搭建各种各样的东西,兴头儿上女儿问我,我在工作中都“搭建”些什么。我说搭建“门户”,然后开始用手中的积木向她解释什么是“门户”,解释过程竟出乎意料的简单。我突然想到,竞标时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而且只需要用画的乐高积木就可以了!
我的想法得到了沙恩的支持。我们达成一致观点:反正不管我们怎么做,也不大可能竞诚功,不如另辟蹊径做些尝试。
竞标会那天早上,我几乎是被吓醒的。“我们到底在干什么?”我有些头疼,“我们难道真的要在麦肯锡的高级主管面前展示乐高积木?”但后悔是没用的,我和沙恩彼此鼓励,一起走向麦肯锡总部。我们的幻灯片乍看像是在探讨乐高积木。
不过,结果让人很开心。会议进行10分钟后,麦肯锡的高级技术主管说:“你们对‘门户’的解释是我见过的最棒的。这个项目就交给你们了。现在我们来谈谈细节问题。”
这次竞标会后我意识到,当我们用乐高积木来说明什么是“门户’时,实际上是在视觉上把核心问题归结为一个简单的问题——是什么?我们没有去说明“门户”包括什么内容,没有分析什么时候可能用到它,也没有解释它在技术层面上是如何运作的,甚至都没有谈到麦肯锡为什么会需要它。我们简单形象同时也准确地解释了核心问题——“是什么”,而且每个人都完全理解了我们的解释。所以,我们成功地拿到了这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