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美丽的颜色》一课,孩子们对居里夫人的品质在学此文之前已有所认知,因此在课堂上结合课文谈谈居里夫人精神品质的美丽之处,学生亦能对答如流。
可是你会发现他们的回答只是回答,心灵上产生的触动几乎微乎其微,他们的回答虽然很完整了,但是课不能就此收束。于是接着一问,在居里夫人的这些高贵的品质中,你最敬仰她的哪种品质,请结合课文来说一说。
孩子们开始重新细看课文,从字里行间去找感觉,果然这一次他们开始抓词语去突破原来的认识。
“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把这件既重要又困难的工作做好”三个“没有”强调了他们工作所面临的困难极大,而这三个条件“钱”、“实验室”、“他人的帮助”正好是完成这项既重要又困难工作的基本条件而已,他们也不具备,可是他们竟然凭着自己的热忱攻克了这三个难题,没有被困难所吓倒。
“在这种分工中,玛丽选择了男子的职务,做的是壮工的工作,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雾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的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我对玛丽选了“男子的职务”,十分的敬佩,她一个女子,本应该选择轻松,却选择了“壮工的工作”,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她是女子,本应爱美,爱干净,可这不但是体力活,还是脏活,她的衣服上满是尘污和酸渍;不但是脏活还是苦活,她的眼睛和咽喉都被烟刺得生疼。可见居里夫人是多么的着迷……工作越是艰难,越是劳累,越是苦痛,越是需要居里夫人顽强的意志,迎难而上的品质。
“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这句话震撼了我。我画出这几个词,“独自”、“一个人”、“一家工厂”,一个人不能是一家工厂,但居里夫人却是独自一个人,可以想象居里夫人工作的种类的繁杂,工作量的繁重,工作时间的长久,工作难度的巨大,我们可以想见一个人的工厂需要面临多大的挑战,总之我是被她的精神给征服了。
“工作日变成工作,越工作越变成了工作年,比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一句顶针,让我们知道工作时间的漫长,长期没有休息。我们在学习上无法做到,我们常常对休息日很期盼,但他们是有勇气面对的,他们要面对的不止是工作时间的漫长的困难,还得面对工作条件艰苦的困难,面对未知的困难……面对这重重困难是极需要勇气的,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对镭的着迷,对科学的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孩子们这次谈得比第一次深入,他们对居里夫人有了立体的、切肤一般的认识,这些品质正是孩子们急需从居里夫人身上汲取的并仿效的。
可是孩子们的谈论还是有缺漏的地方,我希望他们从文章中的后半部分再读读,有所发现,可是不知为什么他们在后半部分里来来回回的读,就是难以说出最最能打动他们的地方。
于是我带孩子们画出了下列句子:
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我们的时光就在实验室里度过。
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冷笼罩着极大的宁静。
觉得冷的时候,我们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
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
……
在这些文字中,孩子们终于看见了“快乐”、“宁静”、“专心”、“梦里”这几个词,在常人的眼里,他们的研究工作不可能是快乐的,可是他们仍然很快乐。在一般人眼里,宁静是孤独的,苦寂的,可是他们却极享受这种宁静专心的景况,成了梦里一样美好,此时孩子们被这两位科学家的宁静专心所打动,原来科研工作真的是清苦的,孤独的,能享受这份孤独,才能最终有所贡献的。大学问大学术需要人在孤独里专注、宁静的完成,因而拥有平静专注不被打扰的工作环境,的确是一种快乐。
接着,又画出一组句子:
那天他们工作得很辛苦,照道理这两位学者此刻应该休息了。
“看哪……看哪!”这位年轻妇人低声说着。
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转向这些微光,转向折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
他们选择在一个本应休息的夜晚,在黑暗中,在寂静中,庄重的、自豪的、激动的、享受的、欣喜的看着他们的镭,经他们千难万苦提炼的镭。这个时候,有人可能会去大肆的庆祝,有人会向天底下的人宣布,有人会期待着美好的前程……但是他们两位学者此刻却是那么平静、恬淡、淡泊。这才是人生的大境界呀,学生恍有所悟的感慨。
是啊,生在今天急促、繁忙、急功近利的时代的人们,何尝不需要居里这样的一种大境界,但愿孩子们在学习的路上保有这种宁静、平和、恬淡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