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我很喜欢的老师说的一句话,从大一上的第一节课开始就说“大学里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她语重心长。到了大三,她又问我们,“你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吗”,一片沉默。
三年,听起来好像已经足够了,但说短也短。
身边有个朋友,想要学游泳,花了半个学期零零碎碎的学会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想要学吉他,学的手都弹破了,在快要学会一首简单的曲子的时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喜欢旅游,去了云南,去了三亚,去了西藏,然后也没有然后了。
然后就没有了然后。
可能大多数人都这样,总是对一个东西保持着绝对的新鲜感,什么也不想就是干,真的快要学会的时候却又丢下了。这一丢,便再也拿不起来。
当然也有人目标明确,我就是要做这个,除了这个其他的我都提不起兴趣。有这样的人的,比如我。
“真的好羡慕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好多人这样和我说过。因为我是一个喜欢什么都挂在嘴边的人。
比如我喜欢赵小雷,看到路边唱民谣的歌手,我都会大声地喊“唱赵小雷的,唱赵小雷的”,人家笑笑问我想听哪一首,然后我就开始了点歌模式,实在点太多不好意思了就会买两瓶水放在他们的身后,然后再骗几首听。
喜欢写作也是如此。刚一进入大学,我就迫不及待找相关的社团,然后加入了,一混就是三年。当初和我一起加入,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喜欢写东西的人都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刚开始我还很伤感,慢慢地也就习惯了,毕竟能坚持的人太少,单纯地喜欢一样东西而不是追求这样东西带来的附属物品的人太少。
也经常有人问我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坚持?我没有坚持啊,就是喜欢,做的开心,从来没觉得是在刻意坚持。
我是一个“唯爱好论”的人,我的生活、我的工作都围着我的爱好转,我时常想那些整天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东西的人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他们才是真正的厉害。
所以我很喜欢我的老师讲的那句话,也就是文章标题。
但是其实明确知道自己喜欢的东西的人并不多,应该说真正喜欢的并不多。很多人都是什么都会一点,但是却什么都不太会。
前几天听别人说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说是有个学生,即将大学毕业,现在大四实习,慌慌张张地来找辅导员。这个学生大学里的时候很贪玩,课都不怎么去上,经常逃课,他的大学生活就是“他与游戏的生活”。他有点犹豫地开口:“老师,如果过几天我实习的公司有负责人打电话过来询问我的大学学习情况,您能帮我说说好话嘛”,他有点紧张说完自己也有点不太好意思。
辅导员了解了一下才知道,这个同学被一家很有名的上市公司录取了,公司在录用人之前要考察他的大学生活。老师很奇怪,在公司考察的时候旁敲侧击问看上了学生的哪一点才能,毕竟老师知道他的大学只有游戏。公司的负责人说“第一,他的简历上字写的非常工整、清晰;第二,他的打字速度非常快,我们测过了在我们公司算是靠前的速度(因为录取的是文职工作,对打字速度有要求)”。
原来他大学里打游戏时练成的打字速度在他求职的时候竟然帮到了他。不过这个故事有点极端,他来“恳求”辅导员说明大学颓废的生活对他还是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如果他在学习之余坚持爱好,发展爱好,也许别有一番结局。
更多的人不是没有喜欢的东西,可能缺的是一份执着吧。还有就是不知道怎么把爱好发展成自己擅长的事情。
我还有一个朋友,梅子,她超级爱看小说,爱到什么程度?在高三那种每天睡不够五六个小时的时候她都会抽出两三个小时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小说。然后在上课的时候,点点点点点头。
到了大学也是这样,她说这些年坚持下来的就是看小说,还经常调侃“何以解忧,唯有小说”。
本来她文笔不是很好,但没吃过猪肉谁还没见过猪跑,看着看着,她也就文艺起来了,写起文章来毫不费力。我经常劝她去写写网文。这就是把自己的爱好变成特长。
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最简单的,做排除法,把能做的事都写下来,一个个问自己,最后总能排掉你不要喜欢的。想象未来你最想过得生活,里面总有你爱做的事。
喜欢真的很重要。因为喜欢唱歌,那个在地铁道里弹着吉他的大男孩才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在无数个失眠的夜晚有歌声陪伴;因为喜欢写作,那个哪怕被老师嘲笑、讽刺的女孩子才没有感觉被世界抛弃,写出了撒哈拉温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