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一定范围的知识的“可接受性”这个概念是相对的,一切都取决于脑力劳动的素养,而首先取决于下面两种知识的相互关系:第一种是那些必须记诵、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第二种是那些只要加以思考的知识。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也取决于脑力劳动的情感色彩:如果跟书籍的精神交往对人是一种乐趣,那么他并不以识记为目的的大量事物、真理和规律性就很容易进入他的意识。
由读书引起的精神振奋的状态,是一种强大的杠杆,借助它能把大块的知识高举起来。在这种状况下,脑力劳动的强大源泉——不随意注意和无意识时期,就会被打开而汹涌奔流。精神振奋和受到鼓舞的情绪越强烈,就会有越多的知识进入人的意识。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在今年这个特殊的超常的寒假里,引导孩子们在家进行阅读的故事。班级孩子已进入二年级,从最初的绘本阅读要进入到整本书阅读,这个关键的时刻只能让家长在家陪伴了。阅读之前给家长提了相应的建议: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阅读环境;为他准备一些喜欢看的杂志和书籍;孩子在阅读时不要打扰;阅读后不要急着让孩子进行分享;孩子主动与大人交流要以鼓励为主;多让他们开口讲一讲多大的故事和读后的感受,但不要强迫。三中有一个叫杜玉林的孩子,还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读书的过程:她从最开始的不喜欢读,每天只能读一两页,到每天读上四五页,最后可以轻松的读上半小时,很多时候因为读书入迷吃饭的时间都会忘记。在这个过程慢慢的陪伴和鼓励是不可少的。
开学后这个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也尤为积极,尤其在语文学习上思路大开,表达流畅,日记也有了更多可以描写的内容。坚持每天课外阅读,现在已阅读一整套《舒克和贝塔》。
书籍对于少年来说,并不是真理的仓库,而是内心体验的源泉。
引导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链接生活,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自己。
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读过哪些书,书籍对他意味着什么,这一点决定着他的精神丰富性决定着他对生活目的的认识和体验,这一点也决定着青年人的观点和情感的形成,决定着他对自己的义务的态度。
所谓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这是指去接触最美妙的文化领域,体验到一个深知文化财富的真正价值的人是多么的胸襟宽阔。
现代人的生活,每日每时都涉及到他的生存的最精细、最敏感的一些领域,这就要求他在这些领域受到经常的、最细心的教育,这种教育常常采用的最精细的手段——好的书籍、音乐、美术来进行。
通过一些课程的学习,越来越感受到音乐对于人的精神的引领和启迪是其他艺术形式不能比的。
没有自学,没有为了认识和自我认识而进行的紧张的智力的和意志的努力,那么教养、教学就不可能是教育性的。一个现在的人,如果没有经常与书籍的精神交往,如果没有一种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的尊严的自豪的愿望,那么他的生活就是不可思议的。
当一个人主动学习、主动阅读时,一切皆有可能实现。读书只要开始就不晚。
一个人在上学年代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如果在学校年代没有打下这个自我教育的基础,走出校门后,他的精神世界就是粗鲁的,他就会到那种毫无人性的地方去寻找刺激性的享受。
所以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的心灵成长,就不可能有精神的发育,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阅读不能改变我们的长相,但可以改变人的品位和气象。从中可以看到阅读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有着这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