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价,狭义上理解就是我们为了购得某些物品所付的钱款;而从广义上来讲,可以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精力,或者做出的牺牲。
当我看到这两个字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总是不太好的东西,比如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等等。其实呢,“代价”这个词应该就是一个中性的词,本身并没有什么褒贬之意,就像它所代表的“物质”、“精力”、“牺牲”一样,没有个人情感。
来看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自然科学家乔尔丹诺·布鲁诺本来修习的是神学,但是却慢慢被哥白尼所提出的“日心说”理论所吸引。最后他放弃了神学,一心扎入自然科学的海洋。随着研究的深入,布鲁诺越发认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是正确的。所以他到处宣扬“日心说”理论。而“日心说”是当时教廷的天敌,如果成立,那么教廷所秉持的一些根基性的理论就要被推翻,进而教廷的统治也就无法维持了。所以1592年罗马教徒将流亡海外的布鲁诺骗回国,将其逮捕。受尽各种酷刑的布鲁诺并没有屈服,依然坚持“日心说”理论。8年后,罗马教廷将布鲁诺活活烧死。直到处以极刑的时候,布鲁诺仍旧高呼,守卫着“属于自己的真理”。直到1889年,罗马教廷才不得不给布鲁诺平反。
布鲁诺的事迹在小学课本中就学习过了。他是以一个正面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老师号召我们要向布鲁诺学习,坚持真理,不畏强权。只是布鲁诺为了坚持他所谓的“真理”,在狱中受了8年的折磨,最终还被处以极刑,这,就是他为了坚持所付出的代价。
这里我不想讨论这个代价值还是不值,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评判系统,我只是想阐明——凡事都是有代价的。
说了一个西方的例子,再来一个我们自己的例子。
曹操,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之一。其实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了,所以简单两句说一下。
汉献帝摆脱长安之乱,往洛阳方向逃亡。这个时候,曹操敏锐地察觉到,“挟天子以讨不臣”的机会到了,所以快马加鞭,赶在其他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将汉献帝劫持在手中。从此,曹操手中握有了一张政治上的王牌。但是,汉献帝并不甘心做一个傀儡皇帝,他不断给曹操制造麻烦,甚至一度将曹操逼得再不敢面圣的地步。汉献帝给曹操带来了政治上的主动,但是也让曹操背负上了极大的负担,不仅需要处处提防献帝对自己不利,更要背负篡汉奸贼的骂名;收降张绣之后,曹操因为一时的淫欲,强纳张绣的婶婶,导致张绣降而复叛,长子曹昂和心腹爱将典韦战死;赤壁之战,他骄狂自大,任意妄为,结果被火烧战船,一败涂地,丧失了统一南北的最佳时机。
如此,即使强如曹操这般,做下的事,依然有他的代价——无论你愿不愿意接受。
说了历史上的强人,再来看看我自己身上的事。
高三一年,压力特别大,为了缓解压力,我选择不停地吃,刚好老爸的厨艺高超,每天晚上都给我加餐。就这样,一年下来,等我参加完高考,整个身体大了两号。为了闯过高考这个“独木桥”,我付的代价也不小。上大学后,我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让身材恢复。从小爸妈管的比较严格,所以有些胆小。这让我每每遇见喜欢的姑娘总是不敢主动表达,好了,结果就是到现在,还依然单身。
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就更是屡见不鲜了。管不住自己的嘴,就不可能有傲人的身材;静不下心,就别想着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你一心扑在事业上,那就别怪家人孩子发牢骚,事业和家庭一定是冲突的,因为时间就那么多。所以说,凡事,皆有代价。
人是这样,其他的事物,通通逃不出。
在现代社会,如果想行事方便,那就要让渡自己的一部分安全感,而如果你渴望安全,那就别想着干什么都方便(如果什么信息都不想让商家知道,那就什么都别用,活回本真)。另一对冤家:公平与自由。如果你推崇公平,自由就必然受到侵犯;如果你崇尚自由,那就不要抱怨不公平(你不可能既不让别人过多地干预你,又大喊谁谁谁挣那么多钱不公平)。仔细想想,生活中像“安全”和“便捷”,“公平”和“自由”这种此消彼长的“兄弟”是不是很多呢!所以我总想不明白,为什么美国人总能将“民主”和“自由”放在一起,打包忽悠民众呢?
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国家甚至是任何事物吧,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只要产生一定的行为,那么就一定有跟这个行为相对应的代价等在那里,短则马上就来,长嘛也许要有个百十来年,总之,不会消散。
想明白“代价”这两个字有两个好处,第一,在做事情之前,就会充分考虑一下,不太会任意妄为了,有的代价是我无法承担的;第二嘛,所有选择摆在眼前的时候,只要想明白每个选择代价就行了,不用感慨生活如此复杂了。
所以,如果我继续任由自己大快朵颐的话,过年之后,体重就要创历史新高了!本来长得就不俊,再胖点,真真没救了!!想到这,我乖乖把被剩下的半袋超甜的沙糖桔放回盒子里了(晚饭后已经吃不少了,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