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在看成甲的《好好学习》,书中有一些作者关于读书方法的经验总结。成甲曾经在2009年、2010年两年中每年读150~200本书。作者回顾那两年的时光时认为自己落入了低水平勤奋陷阱。作者认为那段高强度读书的日子,尽管让他收获颇丰,但是他还是有后悔和遗憾。
现在的他,有了新的读书心态和方法。他现在的阅读目的是打通知识的阻塞,实现融会贯通。他已经不再追求阅读的速度和数量了,也不追求把书读完。他举了一个他现在阅读一本书的例子:打开书的目录,找到自己需要集中攻克的问题,然后针对该点进行钻研,最后再将新旧知识整合在一起。
这听起来是很棒的读书方法,我看完以后觉得好累,就从图书馆回家吃饭了。
先明确态度,我认为《好好学习》是本还不错的书,我会把这本书通读一遍的。如果书中有启发我的地方,甚至我还会反复阅读。
成甲新的阅读方法有点像我们小时候查字典,如果是一本工具书的话,我认为他的查询方式的阅读方法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我们本质上就是为了通过书中的内容解决问题。但是生活中,许多时候我阅读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接触更多我原来不知道的事情。说好听点,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或者理解为我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就想知道点新鲜玩意儿。
我看过许多人分享自己的阅读方法,我知道许多人在学习大牛们的阅读方法。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别人的阅读方法不如自己先去完全没有章法的读书。 比如成甲的这套新的阅读方法,我相信一个没有一定阅读量的人使用起来应该不会太顺手。
作为一个吃过的饭,比大牛们吃的盐还少的菜鸟,我今天斗胆说说我对阅读的看法:
有一本书叫做《如何阅读一本书》,书里面讲了许多实用的阅读方法,比如说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可能先看看目录、序言,明白这本书讲的是什么。书中提到可以用手指文字以提升自己的阅读速度。
再比如,李笑来告诉大家要只字不差的阅读,专注认真的读书。
比如万维钢在《万万没想到》里面写到读书要记读书笔记,同时提出一个好的读书笔记包含以下4部分:清晰的书本脉络、书中的亮点、自己的心得和看法、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以上这些都是很棒的读书方法,但是《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枯燥的书,刚决定培养阅读习惯的你,能够做到只字不差的读完吗?等你好不容易读完了,你还能够有心力写读书笔记吗?等你这些都做完了,你还爱读书吗?
纳西姆塔勒布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者,他在《黑天鹅》这本书中有一个描述自己孩提时期读书的片段:孩提时代的我乐于读书,在战争的第一阶段,我在一个地下室全身心的阅读各种书籍。纳西姆非常热爱阅读,他读书初衷不是为了有用,然而他读的每一本书最后都没有辜负他,都对他的工作生活产生了帮助。
我最近在看《投资最重要的事》,作者说他在沃顿里面选修的5门日本相关的非商务类的课程,日后回忆起来,是他大学生活的亮点,对他日后的在投资中进行资产配置等产生了很大的帮助。还有我们都知道的 乔帮主在学字体的时候,也不是为了应用到苹果上。
读书确实有用,所以有很多人想用最有效的办法读更多书籍,然后应用到生活中。市场从来不会辜负这类人,于是越来越多的速读法、压缩书开始出现。我认为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页都算数。何不可以先学着读自己喜欢的书,让自己先喜欢上阅读,最后再去学学大师们的读书方法也不迟。不要担心错过太多热点知识,浪费太多时间在阅读上。因为你去学习速读法、看有用的压缩书的时候,也许会错过很多纯粹阅读的快乐,这个损失更大。
人生确实充满无尽的可能,作为普通人的我,有时候看不到那些藏在墙后面的出口,冥冥之中,我总觉得漫无目的的阅读可以给我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