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昆曲?”朋友问。
我一时语塞。脑子转了几圈,想找到合适的词跟一个对戏曲从不感冒的人解释。
“和京剧很像,起源于苏州昆山……”果然,朋友一听到京剧俩字,马上转移了话题。
现今,人们吃饭上厕所都在划拉着手机,生怕一个迟钝,立马在瞬息万变的社会落伍。昆曲那发生在粉墙黛瓦内,才子佳人的缠绵悱恻,逐渐成为少数人的心头好。就如同我年轻的时候,听到京剧咿咿呀呀,就生烦躁。有话为什么不能痛痛快快地说出来呢?这么拖长调,有什么劲呀。殊不知:
1、这戏曲的种种美,尽在这慢中。慢,方透滋味;慢,始显神韵。特别昆曲多为文人创作,文词典雅,节奏缓慢,讲究以字带音。人物的欢喜、焦虑、悲伤、愤怒都融汇在这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的声腔中。
今夏苏昆全本《桃花扇》里,侯方域、李香君相交,始于侯方域初到煖翠楼,闻得楼上人唱“原来姹紫嫣红,似这般都付与断壁残垣……”心动神摇,遂将随身玉佩扔上楼。而楼上香君也掷下果子来。一小段惊梦,不仅侯方域,台下的我们也是心驰神往,想一会这婉转莺啼的佳人。
2、由于舞台局限,戏曲冲突的背景往往依托演员表演传达
传统戏曲的舞台表演具有很强的写意性。骑行以一根马鞭表示;表现上楼,就做出上攀的吃力相……表演行云流水,每一个动作都可以定格下来,做成一副海报。
也由于这种写意性,《桃花扇》并不正面表现南明王朝的兴亡。如李香君骂筵后的去向乃借煖翠楼保儿之口道出,原是被南明皇帝看上,纳入了后宫。南明王朝灭亡,戏曲也没有表现城池陷落、国破家亡之景,代之在江边,史可法遇见逃生的杨文聰,才知道皇帝弃城出逃。
这种虚拟性特点突出了戏曲人物。因此,传统戏曲讲究,看戏看的就是“角儿”。
3 、演员的唱念做打是构成舞台表现力的核心
这出《桃花扇》荟集了众多优秀的昆曲演员,不少还是梅花奖得主。艺术家们将400年前的历史生动再现。史可法听闻国都陷落、皇上出逃,“啊”地一声,直挺挺倒地,舞台一声闷响。观众不禁鼓掌。在我有限的昆曲欣赏经历中,头一次看到武生表演。有点理解为何旧时武生一登场亮相,台下掌声雷动了。
同样的,旦角是昆曲的重头戏。像闺门旦里,杜丽娘、崔莺莺等都是大家熟悉的角色。张继红演的杜丽娘,其《寻梦》有“天下第一梦”的美誉。扮相秀丽典雅,行走停驻间,尽是闺秀风流。香君在翠楼上唱的一出皂罗袍,虽不见扮相,莺声袅袅,如隔帘熏香,其香若有似无,却又绵绵不绝,令人陶醉。
4、冲突是戏曲的张力,在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表达主题。
戏曲不同于戏剧。从最早的酒神狂欢到现在的各种实验戏剧,一出戏剧的魅力可能集中于戏剧冲突、表现形式、宏大叙事、演员表演、舞台布景等。观众身临其境,有很强的代入感。戏曲表演的本子多是古典作品,自有一套表演程式、曲谱、乐队,在舞台上创造出留白式的美、无中万般有的充实。这种内容和形式的距离感,和当代观众构成陌生化效果。观众在欣赏戏曲时,既沉醉于角的表演,又有隔岸观花、茅屋赏雨之境。
传统文人总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志愿。《桃花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为主线,反映了整个南明时代的衰亡。藩镇、昏主、党祸、奸臣、忠将、文士、烈女,构成一个个冲突,看似侯、李二人爱情受阻,分分合合,实则表现了个人命运离不开时代的洪流。“兴亡之感”毕出。
5、时代不同,戏曲需改编迎合时代审美。
戏曲同戏剧一样,是需要观众同时参与才完整的艺术形式。作为商演,苏昆全本《桃花扇》在情节改编、人物塑造上下了一番工夫,更符合当代社会大众审美趣味。
香君却奁,侯方域甚为敬佩。事后说香君“保护了小生名节”,这个功劳是和自己书信退兵之功相提并论的。侯方域如此爱惜声名,后来他在道观内,认出香君却不开门,也就有了合理解释。
夕阳沉,道观深,深爱香君的侯方域,掩泪听任香君和苏昆生离去。这尾声少了原本的烈性和出尘,多了分惆怅、无奈的英雄末路感。这样的结尾最撩人心。也因为它引起的叹息如此之长,反而冲淡了香君骂筵、史可法投江带来的冲击力。激昂的乐曲终了,最好一声锣音定终;若此时丝管起,观众们倒忘了先前如何壮怀激烈。
可是,咂摸几天,也想不到更好的收束。改编仍旧是留白式的美——戏曲的魅力,也正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