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读报摘抄
《中国教师报》教育写作如何突破困境
写作就是种植意义的过程。教育写作不仅可以打捞记忆,定格美好,可以让自己的思维可视化,思考更精确,更重要的是,可以唤醒我们感知生活、感知生命、感知教学的能力。
撰写教学反思、教育故事是教育写作的重要形式,意义就在于通过写作反思教育教学得失,从而进一步明晰成长进步的方向。教师学习写作不是为了成为作家,而是为了掘进思考。
对于教师成长而言,想出来是理念,做出来是实践,讲出来是经验,写出来是成果。与此同时,写作是写经验而非写经历。经历是做过的一些事,而经验是做事之后的获得感。有人说,对经验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写作则可以避免这样的浪费。
对于新手而言,写作是成长的加速器,通过写作可以点亮成长,可以让自己从读者、消费者和被喂养者过渡为创作者、生产者和供养者,可以让自己的职业生活具有作品感和高级感。
教育写作可以促使教师养成倾听、发现、记录、感受波澜不惊的教学日常的习惯,可以让教师跳出泛滥信息的围困,可以缝合日常生活中的偏见与分歧。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借助教育写作让不同的日子得以串联,让来自教学日常的碎片化经验得以整合、放大,让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活可以因此掌一盏思考的明灯,也让教师的“个体经验”转化成“公共知识”成为可能。
一、“教、写、做”分离的现象。
做的精彩是写的精彩的重要基础,是写作素材产生的源泉。优秀的写作者一定是边做边写,边教边写,做中写,写中做,让“写作”走向“写做”。就教育写作而言,好文章其实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做明白才能写明白,行到深处、做到深处,才可能写到深处。笔者认为,做和写是优秀教师专业成长中开出的两朵花。一位优秀教师总要用实践回答他每天可能遭遇的待解难题,也总要用文字将问题升华为课题,将珍珠串成项链。
现实中,“写的比做的好”这样的现象的确存在。写和做一旦出现“两张皮”现象,就陷入了虚假写作,作者便沦为了写手。教师如果实践不够,写的问题就可能是假问题。相反,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遇到真问题,遇到有价值的问题。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杨九俊曾说:“老师们写的文章,一个重要的标准是——有没有烟火气,是不是来自现场。”笔者深以为然。有烟火气的文章天然有打动人的力量,至少会让读者感到亲切。把说的做到,把做好的写出来,就是一场成长的盛宴。其实,不会写和写不好,不是写作的障碍,脱离教学生活才是。
教师如何通过赢得课堂来润泽写作呢?笔者的建议是“创课”,创课是对写作最好的供养。那么,如何创课呢?以一厘米之变的精神和重建课的方式来创课。也就是,每天改进一点点,每天创意一点点,一堂课结束了要追问自己:如果再上这堂课,我会怎么设计?
二是故事写作中的痛点。撰写教育故事就是防止自己的工作降格为一种流程和技术,让教育从坚硬的考试秩序中解放出来,回到柔软的师生交往和关系重建。用故事可以更好地建设自己的教育世界。故事写出来,自带的味道、情感、态度和立场都会在故事中自然涌现。
我们的教育生活里充满了故事。每一次意外的相遇,每一次旁逸斜出的对话,每一个离题万里的提问都值得记录。它们都可以转化成有故事感的作品。
正如管建刚所说:“只要你拿起笔来,将你教育中的麻烦事写出来,你的一件件麻烦事,都会转化成为一个个曲折的、吸引人的好故事”。
一篇文章里不是故事越多越好。在班主任的教育叙事中,常常存在故事线单薄、细节少而粗的现象。这里说的故事线简单不是指叙事没有冲突,而是作为编辑,我们经常在文章中看到,不少所谓的“问题学生”总是通过教师的一次谈话、一次关爱就成功转化了。这样的教育案例即便是真实发生的,也会显得缺乏真实感,有夸大教育效果的嫌疑。教育是复杂因素编织的过程,学生的成长也是。转化“问题学生”从来不是线性的,成长也从来不是线性发生的,而是多线索交织的。每一次谈话都只是成长之网中的一个节点,打的节点多了,成长之网便自然形成了。
课堂是故事的诞生地,教师是故事的发现者、参与者,也是记录者。记录故事是为了通过故事展开思考,为了更好地反思、改进。写作可以让故事发展成为事件,然后在不断传播中沉淀为文化。好的教育故事往往是人点亮人的故事。
好的故事有哪些标准呢?笔者粗略梳理了三点。
首先,好故事源于生活,是真实发生的。一个故事一定会因为真实而更鲜活,更容易让读者建立信任。最好的教育叙事一定诞生于师生的真实交往中。
其次,故事背后要有价值观的传递。想表达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选择什么样的故事,然后将价值观隐藏在故事内部。李希贵校长是善于讲故事的校长。他和图书管理员之间的故事因为罗振宇的跨年演讲被很多人所熟知。针对有学生因为爱书而拿走图书这一假设,李希贵和图书管理员有截然不同的立场。图书管理员认为违反了校规,当然要严肃处理,而在李希贵看来:你觉得这是对你的工作负责,但是,你却因为负责,站到了一个爱看书的学生的对立面。这个故事背后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价值观——是对事负责,还是对人负责。最后,好故事要有冲突或悬念。笔者曾刊发过一篇题为《当校长拿走了我的教案》的文章。写的是校长听一位年轻教师上课时,随手拿走了讲桌上的教案,这让年轻教师紧张了一阵,但是很快便沉静下来,在学生精彩发言的推动下从容完成了一节没有教案可依托的课。文章最后年轻教师反思了三点:拿走了教案,让我的课堂从“走流程”到“走学情”,让我真正把精力用在了课堂的“再创造”上,让我的课堂从“他组织”变成了“自组织”。这个故事有冲突,冲突体现在教师没想到校长会拿走自己的教案;这个故事也有价值观的传递,那就是好课要从重预设走向重学情。
三是教师写作一直在“低空飞行”,即缺少理论观照。“理论贫困”是一线教师在专业写作和专业成长中最广泛的贫困。教育写作自然有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对理论的学习和使用。我们常说,实践是理论的故乡,理论是萃取的实践,理论是实践的眼睛。但是,一线教师总是长于实践,短于理论,一直处于这种“跛脚”状态。如果写作中始终缺乏理论的参与,始终无法找到合适的理论解释自己的经验,那么,经验的无限叠加依然是经验,“萝卜炖萝卜永远炖不出肉味”。理论是照亮经验的一道光。写作者掌握了理论,才能在故事中发现意义,才能穿越经验的丛林,进而看见经验背后的结构和框架。不甘平庸的写作者总要试图按照实践的线索寻找理论,顺藤摸瓜学习理论,旗帜鲜明使用理论。
那么,如何在教育写作中使用理论呢?可以沿着“照着说——接着说——自己说”这样的逻辑。照着说,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照猫画虎,虔诚地模仿;接着说,就是发展性地说,在照着说的基础上,说出可延续、可补充、可进一步解释的部分;自己说,就是创造性地说出自己的话,凝练自己的主张,创造自己的理论表达。这三个阶段可以丈量写作者使用理论的深度。在教育写作中,理论的使用不是为了装饰,而是为了解释。储备了理论,写作者的文字才会更富有解释力。如果教师缺乏理论储备,可以从苏霍姆林斯基、杜威、陶行知等教育家这里汲取理论营养。在他们的书中,教师一定能寻找到可用的理论线索。读教育经典,可以让写作者观念升维,认知升级。如果写作者观念不及格,一切都将归零。比如,在分析经验或案例时,是关注人还是关注事,教学设计是基于教授者立场还是学习者立场,这些都考验着写作者观念的水准。
写作者在使用理论时要注意什么呢?笔者总结了“三忌”。一忌生拉硬扯,牵强附会,大而无当,所用理论与具体案例或问题关联度不够紧密。二忌一味求新,追逐热词,“为赋新词强说愁”。教育领域也存在一个“观念的市场”,一段时间可能会流行一种观念或概念。认识它、理解它才能使用它。三忌错误引用。所用理论只是道听途说,没有对照原文,引用观点不精准。建议写作者引用名家观点时尽可能核对原文,这样既是对读者负责,也可以减少编辑的劳动。总之,教育写作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经验的再叙述,对自己的职业生活进行重新编辑,是让波澜不惊的教育日常变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也是赋能成长、构筑团队共同语言的方式。通过写作不断回看自己的教学过往,也让教学从体力劳动逐步走向思想劳动。但是对于多数教师而言,写作依然是一个窄门。不少教师写不出来可能是因为不自信,而那些能够说得好却写不出来的教师,有时候不是信心问题,也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因为大脑的懒惰。
对于写作新手而言,只有通过大量的写,才能完成写作的原始积累。当然,大量地写并不意味着就能写好,但大量地写可以淘洗语言,练习手感,从而形成一种写作自洽。笔者相信,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写出自己独特的教育华章。问题在于能否在自己的教育日常里找到自己的蓝海。兴趣点在哪里,建立的个人专业知识框架在哪里,蓝海就在可能出现在哪里。通常在最细分的领域,就是教师开辟蓝海,进而占领话语先机的地方。
10.23读《校园里的有效沟通》153--173
很多老师认为,一名好老师就应该保护学生,使其免遭挫折和失望,因此对学生过度保护,剥夺学生遭遇失败挫折的机会,甚至在学生产生不良行为、做错事情的时候,也替学生解决问题,没有想过让学生从中锻炼自我负责的能力。
若想让学生成为自我负责的、有担当的人,老师需要区分学生的事情和自己的事情,需要在恰当的时候得体退出,还需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自我负责的快乐。
从被动到主动之间的距离,就是老师自身的躬身入局、示范表率。
老师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以自己的风度来影响学生的过程。风度是教育的真正内涵之一。当老师表现出接纳错误解决错误的风度时,就更容易让学生接纳错误,当老师把错误看成学习的机会,就更容易让学生对错误负责任,如果老师认为错误是一件糟糕的事就会变得苛责,甚至挑剔学生也会因此进行自我防御和逃避。
透过学生的行为去辨别他们背后的信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特点,也需要了解行为发生的背景,正因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内心没有充盈的爱与责任感的人,无法成为一个好老师。
想要做有风度的老师,就要学会温和而坚定的执行师生共同参与制定的规则。温和是告诉学生“我在乎你并且尊重你的权利需求,也给予你施展权力的空间”,坚定是告诉学生“我尊重你,但是你不能违反班级共同参与制定的规则”。
10.24《校园里的有效沟通》174--190
1.对报复老师的学生负责
学生的心理语言是“你越不让我做的我越要做,我就是要让事情变得糟糕,就是让你也感觉到痛苦和伤害”。当学生寻求权力的时候,老师还能想到办法应对,但一旦他们开始报复时就很难处理,这是教育的一个难点。无论如何学生开始报复时,老师一定要平复自己和学生的情绪,表达对学生的理解认同学生的感受,并进一步修复关系。温和而坚定的作出回应,温和是在说“我不想伤害你,也不想让别人伤害你”,坚定是在说“我不想让你伤害自己或其他任何人,我们一起来讨论如何应对伤害解决问题”。
2.对自暴自弃的学生负责
自暴自弃的学生,内心其实也有非常微弱的声音在传达——不要放弃我,请看到我微小的进步,请拉我一把。那该如何拉学生一把呢?第一,停止所有的批评,也避免怜悯之心。第二。鼓励学生的进步,把任务分解成细小的步骤,简化任务,鼓励想放弃的学生,尝试迈出一小步,每次完成一个细小的步骤,让他们感受到一点点成就感,并在这个基础上表达对学生的信任。第三,温和而坚定的提供必要的帮助。
真正的自我负责,不是为原本分配给我的那部分任务负责,而是要为自己应该承担的那部分结果负责,也是为一个更优秀的自己负责。
10.26
《校园里的有效沟通》191--210
塑造和平的的师生关系很重要,教师要试着努力放下自己的攻击性。带着愤怒的攻击状态会传递给学生和家长,导致事情走向失控,极有可能引火烧身。
赞赏金字塔模型从下到上由低到高依次如下:
层次一:赞赏学生的行为,学生具体的行为和反应层次。
层次二:赞赏学生的能力,以及所能想到的方法层次。
层次三:赞赏学生的价值观,学生的立场态度。
层次四:赞赏学生的身份,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角色定位。
10.27《学习的逻辑》1--11
传统方法的局限在于任何调节都是暂时的缓解,最终就会像过度减肥一样迎来报复性反弹,对于大部分中学生来说,成绩就是最大的情绪源头,这是任何情绪管理都无法跨过的大山。
相比于外国的月亮,我们的中学教育处于“地狱模式”,我们的教育早已吃尽了低矮的果实。
低矮的果实,指的是那些虽然正确、有用,但理解起来比较简单,只能在初期管用的东西。如果想要学生的成绩变好,我们最初想到的是让他们更努力、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认真听讲,并且建立和使用错题本,这些就是学习领域中低矮的果实。
随着学习的难度的急剧提升,那些复杂的题目绝不是只靠收拾好书桌、端正坐姿、回家先复习课程内容再写作业等初级方法就能够搞定的。
对于地狱级难度的中国中学应试教育,普通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和学习习惯培养等简单方法,对大部分中学生来说已经无效了,我们需要深度的精细化的学习方法。
10.28《学习的逻辑》12--25成功者误和教育界的“立场正确”
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跟学生在智力上是有差距的,老师的教学水平也是有差距的,所处的同学环境更是有差距的,如果你智力超群,在国家级重点或省级重点中学读书,大部分任课老师是水平极高的名师,身边的同学都是智力超群,成绩优秀的学霸,相互交流讨论问题,效率极高,那么你可能只需要一些很基础的方法就能学得很好了,比如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学校布置的作业,有空就预习一下,而大部分普通学生不行,他们需要去费力寻找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与其他领域的大部分成功者一样,应试教育领域的成功者身上经常带有一丝贵族气息,漂亮、精致,说着礼貌而圆滑的话,并表达着貌似立场正确的观点。然而立场正确并不意味着事实正确,事实也许是惨淡的,精致的成功者没有义务为我们揭开惨淡的真相,那是我们需要自助的地方。
如果一套学习方法仅仅是从自身的经验出发,那就天然带有较大的局限性,恐怕只能适用于小部分人,而大部分学生需要一套超越个人经验体系的,即明确知道自己能不能用,什么时候能用,该怎么用的系统学习策略。
深刻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会简单的源于对成功者行为习惯的完全复制,因为他们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如果没有系统性的理念,我们就会陷入困局,比如面对两个学霸,相互矛盾的关键时就会左右为难,不知道听谁的好。
10.30《学习的逻辑》26--37第2章学习中心论——高效学习者需要掌握的心法。
1.谁在掌管我们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是被学校和老师安排的。目前所执行的以学校为中心、所有学生围着学校转的模式是成本最低、最有可行性的一种模式,即班级授课制。
2.我是学习的中心——高校学习必须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
如果学校的课程体系做得比较完善,那么不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会略微减少,但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因为学生内心在想什么,大脑处于何种状态,基本上不可能被外界随时监控,也不可能获得及时调整。真正的学习高手应该是以自己为中心,一切资源都随他调动,依据他的需求,或进或退或增或减,十分灵活。越是优秀的学生,越需要以自我为中心进行自我学习规划、执行和调整。
在我国的教育环境中,最好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具有完善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而为了达成此目的倒推回去,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应该开始大量的自主学习、试错和修正,在小学阶段应该具有初步的自主学习管理意识。
老师和家长最好能成为学生有力的学习教练,一点点地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学习管理,学会以自我为中心安排学习计划执行和调配学习资源。如何安排学习是一种权利,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便是一场权力的交接,老师和家长应当逐步让位,而学生当如年幼的君王继位一般逐步掌权。
当然如果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并没有进行自主学习的尝试,那么从高中阶段开始也来得及,越早意识到学习要以自我为中心,学生就能越早进入高校学习中。
11.1《学习的逻辑》38--59第3章 中学生学习的三种自主自主权。
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呢?我们不可能要求学校完全按照学生的学习节奏来辅导学习,因为学校的职责是照顾学生的平均水平和平均节奏,而不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帮助。
三种自主权依次为:时间自主权、作业自主权以及听课自主权。听课自主权,是指学生在上课时是否需要听老师讲课,这是一种有意义但是没那么重要的权利,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确实应该认真听老师讲课,不需要进行调整。
从年龄上来说,总体情况是小学生需要的自主权最少,初中生和高中生需要的自主权越来越多。
不论老师的态度如何,我们都要知道学习要以自我为中心,才能变得高效,这是高效学习的心法。学习中心论,是学生平时较少接触到的内容,因为很多老师和家长都不太理解和支持这样的理论,而这样的理论又很难由学生自行领悟出来,但你需要知道构建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是很重要的。新手可以跟着大部队走,而高手必须有独立的节奏。
一切高效学习策略的基础都是高强度用脑。大脑的特点是运转,是信息加工,如果你不能引导它进行有效的信息加工,那么它就会自动加工其他信息。即在缺乏有效思维的时候,你就会自动走神,用无效思维来填充大脑
高强度用脑会让人感到疲惫,但疲惫用脑并不是高强度用脑。高强度用脑是指你在精神饱满的情况下,短时间内进行大量有效思考,从而可能造成疲惫和难受的感觉,而疲惫用脑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长时间用脑不休息,睡眠质量差,饮食混乱,大脑不清醒,却强行用脑等等。这些情况都会让你的学习效率变低,而高强度用脑则会让你的学习效率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