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忙着举手

课堂上,老师使出浑身解数,眉眼含笑,向学生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刚开始还能撑得住场,渐渐疲于应付,敗下阵来。此时,老师必然引颈盼望,心内焦灼,课后痛苦浩叹:“启而不发,孺子不可教也。”

读肖培东老师的课堂实录《皇帝的新装》,里面出现频率最多的句子竟然是:“别忙着举手,想想看。”、“别忙着举手,回到文章再看一看,找一找”、“别忙着举手,找出文章中的依据,想一想。”……

慢,就是孩子的常态,是孩子生长的原生态。课堂教学好比农人浇田,要想丰收,就慢慢流,慢慢渗,而不能用哗啦啦的大水瞬间浇满。当我们迫切的想掠得心中早已预演好的答案,受伤的只能是自己。

世界著名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说:“一个真正的教师,他的职责是引导、指出、告知,同时又不携带权威的腐化和影响。” 由一个个问题堆积而成的课堂必然导致高高在上的教师对学生乏味的机械的训练。

每至开学初,我总热衷于给孩子们分好学习小组。小组的成员是由:老大、老二、老三、老小构成。铭记每个人的生日,小组如家庭,一切服从“老大”安排,一切以“老大”为中心。

语文课上两周一次的阅读交流会,小组成员往往在老大的指挥下,确定组内交流内容、形成课件,集思广益,又配有音乐、话剧,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课堂上,有难度的话题,小组成员们也是精诚团结。为了争得每月小组冠军,孩子们对每一个有质量的语文活动都饶有兴趣的思考、探索、碰撞。不必快速举起手,让思想再“飞”一会。既学得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培养了“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在小组成员彼此争辩与和解中培养了思维严密性、深刻性与批判性。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事物单独生长时,就会显得特别矮小,单调。而与众多植物一起生长时,就会根深叶茂、生机盎然。这,就是共生效应。分享,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再生长。不愿意或惧惮与别人分享之人乃是胸怀不够,境界不够。能够与他人分享是一种心胸,亦是一份勇气。

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在付出,又都在得到。他们在分享和碰撞中,学会从不听角度看问题,学会了未来必备的素质——与人合作,学会参与、辨析,学会坚持自我,学会以理服人。

给学生设计话题,让孩子们拥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这是小组能够高质量合作的重要前提。钱梦龙老师认为话题与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问题的思考容量和空间很小,缺乏思考价值。往往是非此即彼的封闭问题。而话题容量空间大,容量比较多,允许学生做出许多可能的解释,并拥有一定的难度。

如肖培东老师在执教《山羊兹拉特》这一课时,提出了“拯救兹拉特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这一高屋建瓴的贯通全文的话题。学生探索到很多元素:暴风雪、情感、草堆,在探索中,理解到一篇给人留下难以磨灭印象的小说,其情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说中情感的存在,可以使小说跨越许多,作用于每一个读者的神经,感受情感的魅力。这,就是余映潮老师所说的高层次境界的课堂:“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

余映潮老师曾说:“对提问的研究,最神秘最有趣的就是研究不提问。”当我们把问题转化为话题,教师就与学生同样享受语文活动的快乐。而不是充当高高在上的评判者与指挥家。记得,

还记得刚工作时,于校长非常不喜欢老师们在课堂上说“多给你们几分钟时间”这样的语言。她认为:“时间本来就是学生的,干嘛要老师给呢?”一句话的计较,确是很棒的教学理念。既然时间是孩子们的,那么,就让孩子们理直气壮的占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思考时间、探究时间吧。

我在执教小说《范进中举》时,让学生自己来为细节做批注。做批注时要求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具体语句,阅读方法,得出结论,并附有具有自己特色的个性点评。学生写的真是精彩:

掩耳盗铃,欲盖弥彰,虚伪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滚烫烫的热衷功名利禄的心;

中举前,门可罗雀,无人雪中送炭;中举后,门庭若市,各个锦上添花;

一个黑暗的社会一定有个无能的天子,一群势力的贪官和无数受苦的人民;

昨日大骂现世宝,今朝奉为掌上珠,乃虚伪市侩小人也;

三年困顿无人问津,一朝功成人人奉承,可悲!可叹!

贪财虚伪,不由让人心寒,讽刺世态,未尝不叹息痛恨。……

当学生占有大块时间去探究,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就同时得到了训练。他们要筛选出语句,找到阅读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支撑,要训练自己的语言运用,把自己所想幻化成初三学生的应具备的语词,凝结成最有特色的点评。他们的发言无不闪烁着哲理思辨的光芒。于是,我们一起享受到了语文学习的深度之美。在淋漓尽致的品读与表达中,语文味已经飘散。

在学习《傅雷家书》时,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话题:

请用这种形式结合文章谈一谈

如果你是傅聪,你读懂了父亲的……

如今,你是一名读者,你读到了傅雷的……

假如,你是一名编辑,你感受到了傅雷的……

通过不同角度,联系自己写家书的体验,学生们渐渐走进这些语句,开始发自内心的给这样名言警句点赞。此时,学生不但理解的深刻了,而且思维也更发散了。学生感受到傅雷不愧为一个勤奋治学的学者、温情慈爱的父亲,更难得可贵的是他还是一个有着家国情怀的爱国者,是一位学养渊博的哲人。作为父母,表达的方式纵使不同,爱却都是博大而深沉的。爱与智慧就是这些千钧之重后的轻盈。朗读这样的文字,是一种幸福。若能记诵下来,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也是自我情感世界不断建构的过程。

我们尝试填写“每月作文报告单”。每个月填完成一份,上面包含:我的作文现状,我本月写作突破,百炼成钢,写作心语和我的代表作。学生们填写的非常细致,审视自己,也不断突破自我。我们在坚持开阅读交流会,本学期,除了交流《水浒传》,我们还共同分享了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我们坚持每周用视频录制“好书推荐”。

当所有针灸性的训练有了计划,成了系列,收获便更丰厚了。记录,让我们不断反思自我。作为教师,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精巧炫目的知识,我们要一起修炼智慧。

我也愿如肖培东老师那般,从容的说:“孩子,别急着举起你的手,好好想一想、”“孩子,别着急,慢慢跟我来。”

世界最强大的力量,从来不是声嘶力竭。善于创意的老师,善于在慢中寻找乐趣的老师,定有能力在高压下除去心中的阴翳,给课堂一种快乐的方式,给自己一个坚持的方向。揣着智慧的心灵,站在风景绝佳的课堂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29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604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95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29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19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3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00评论 3 39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6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909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4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2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0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8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7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99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8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