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所有的父母子女分别的时候,父母都会说:“乖,等我回来的时候给你买好多好多糖糖和好吃的。”而小孩,则会连连点头。
曾经,我是那个小孩。记得每次父母要远行,走之前都会给我很多好吃的,而每次他们回家,我进门都会看到一桌子糖果。而那两个时候,我的内心都格外平静。
有一次,大概是学前班,我记得那是一个雨天。上课的我看到妈妈在教室外探头探脑地张望,不一会儿老师出去了,再过一会儿老师叫我出去了。妈妈含着泪给我一盒巧克力,然后她走了。
我没有哭,我想着,咦,妈妈怎么把吃的给我送学校来了。
也有一次,放学回家,那时候老家还是一个大院子,几家人一墙之隔地住在一堆。隔老远听见家里闹哄哄的,进屋一看,隔壁家小孩都围坐在我家火炉边,火炉上是一大盘糖果。
爸妈笑呵呵地说:“言言,你再晚点回家可没糖果吃了。”我放下书包,走到爸妈身边的空椅子上坐下,也挑选了一颗糖果吃起来。
其实对于当时的我,那糖果可有可无,即使听到差点吃不到糖果,也并不感到悲伤。晚上他们整理行李,又拿出很多糖果、玩具、新衣服给我。
童年时候,我备受院里小孩的羡慕,因为那些新奇的玩具、可爱的娃娃、好看的新衣服。每次拆开大大的包裹,都有一群孩子围着看。
那时候并不会想太多。我只知道,我爸妈在外是常态,他们会时不时寄东西回来。同时,爸妈和爷爷一遍一遍教导我要做个懂事的孩子,他们也一直以此为荣。
所以,从我记事起,就十分独立。一大早起来把屋子扫干净;自己学着编头发,有时可能用上一个小时;放学回家跟大哥哥大姐姐上山打柴火;像所有的农村孩子一样吃苦耐劳,并习以为常。
难得的是,学习成绩居然还不错。和父母共同学习的记忆,还停留在爸爸教我写名字那天晚上,我猜大概都快写到凌晨了还是不会写,爸爸很生气,我一直哭还要一边写。
小时候我是出了名的爱哭鬼。任何一点不快都可能导致我“砰”地关上门哭一下午,声势浩大,远近闻名。没有人告诉我负面情绪要怎么消化,他们只告诉我,别哭,你好懂事的。
我的懂事体现在别人问我“爸妈走了,你想不想他们”的时候,我会说:“想也没用。”他们都欣慰地笑了,说我让人很放心。
这种状态持续了十余年,我的成长自由发挥,竟然成了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我会对爸妈有怨恨吗?我可以推心置腹地说,我爱他们。如果说从前这种爱停留在感念他们的辛苦奔波上,而现在,当我自己当了妈妈,简直要为此落泪了。
现在我是那个说“等妈妈回来的时候,就给你买好多好多好吃的,有巧克力,有玩具,有滑板车,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而我的宝宝,在我说出“等妈妈回来的时候”这几个字时,就已经抢着说了“好!”,他会睁着大大的眼睛望着我。如果我非要问他还想要什么,他讲:“还要西红柿,青菜,饼干”等等,都是平时我带他去超市买的最平常的东西。
那时候我才明白,我买什么他觉得并不重要,他要的只是妈妈回来。
两岁半的宝宝已经开始明白事理,每每走之前我和他的爷爷都会做大量铺垫,让他知道妈妈即将去上班,让他的情绪有个缓冲的过程。
我们教导他,“不哭,你最懂事了。”多么熟悉的场景,而他也从来不负众望。每次分开都跟我拥抱说再见,看见我下了车,他瘪着嘴愣是没让自己哇的一声哭出来。
而我,每次转身后都已经泪流满面。
“乖。等我回来的时候给你买好多好多糖糖。”这句话不是给孩子的安慰剂,而是父母给自己的安慰。给自己一个理由,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逢,并让孩子在这种分别中有甜甜的盼头。
父母画下的大饼孩子跑个几圈就忘了,而离别的事实和之前共处的时光却烙印在心里。
归根结底,哪个孩子会没有糖吃呢,会哭的孩子就更有糖吃。他们只是用本真的童心去相信最爱的父母,用最单纯的善良去保护父母不得已而离去的苦衷。
没有比陪伴更好的礼物了。
下一步,我准备跟老公商量,不是商量回去的时候带什么糖,而是商量具体落实把宝宝接到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