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读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还是在大二还是大三,虽然是用手机读的但却依然被这个留学海外的女博士的文字所吸引。她的文字看似悲观实则却透露着几分自我调侃、自我救赎的意味。相信很多人都记住了书中那句响亮的口号——“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尤其是像我一样,正面临着人生种种不确定性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仿佛有了这句话就有了可以炫耀自我独立、坚强的武器。
后来,特意买来了这本书送给了一位在日本独自工作生活的高中好友。虽然她是个乐观开朗的女孩子,工作之余,日子总是被弹琴绘画、健身减肥、旅游运动、学习外语等等所填满。但还是希望这本书多少可以给她一些慰藉,也不知她收到书后到底读了几页。等到再想给自己买这本书的时候,淘宝、当当都显示没有库存。还好,最近推出了新版,赶忙下单付款,满心期待。收到书的那一刻,更让人欢喜。因为较之于第一版,这一版的封面和整体设计显然有了很大的改进,刘瑜的身份也从单身女性转变为妻子和母亲,内容也有所增加。说了这么多,好像还没有说清楚到底要写些什么。
以前总觉得,写作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需要有连贯的逻辑和思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但读过这本书,当然还有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等书之后,才渐渐意识到,写作也可以是一件非常自我的事情。文章的读者未必是别人,也可以是自己。文字不过是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许多看似没有意义的小事小情,通过文字的记录,便有了一种生命力。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当下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才得以被记录,过去的日子仿佛才有了存在的证据。
每次放假回家,除了和老同学老朋友相聚,总是宅在家里看杂书看视频、遛小狗喂小兔、做饭做家务。总之,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却唯独不愿做学术、写论文。今年亦是如此,明知道有多少学术任务在等着我,却在忧心忡忡中掐着指头算着deadline,晃荡了半个月,但就是说什么也写不进去一个字。在小年的炮竹声中,重新翻看着这一本刚刚到手的《送你一颗子弹》,不甚安稳地睡去。第二天早上,无意中路过了家附近的华莱士,透过大大的落地窗,看到了里面摆设的干净桌椅和寥寥顾客。没好意思直接进去问可否进去蹭网打字,遂照着美团上的电话打了过去,问清楚了营业时间和是否可以占用插头使用电脑。最终,将这家店作为了完成论文的不二之选。
点了一杯热咖啡,选择了有插头的角落位置坐了下来,背对着来往的人群(或许是我的一种怪癖,无论是在图书馆还是在自习室,总喜欢选择背对门口的位置)。这样即便有无时无刻不在播放着的流行音乐和店内广告,也无妨我的思绪。看着眼前的电脑、咖啡,还有窗外被狂风卷起的尘沙,突然想到了J·K罗琳,不知当时的她,是怎样一种心境。却也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在咖啡厅这样的地方工作学习了,这里喧闹嘈杂的环境似乎很难让人集中注意力。但其实是因为周遭的一切,与你无关,置身于这种环境中,反而容易让人有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安然自在之感。这里虽然没有星巴克一样的咖啡店,可供选择的也不过是华莱士这样的汉堡店,但却因为因此多了几分自由和随意。
抬头看看窗外的天空,仿佛一个黑着脸的家长,在等待犯错的孩子回家,阴沉冰冷。偶尔飞过的乌鸦或是麻雀,最终都化作一个黑色的点消失在灰蒙蒙的天空。还有几根悬挂着的电线杆,看不到头也见不到尾,却刚刚好凑成了五线谱的样子,不知道能谱成什么样的曲子,但一定是“古道西风瘦马”般的凄凉调子。
窗外,又起风了。被蹂躏了的泡沫板,只剩下碎碎的泡沫渣子,和着尘沙和树叶,又在地上顺时针地打着旋儿。说好的论文,还只字未写,却写完了这一篇可能无人问津的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