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儿子去看电影《芳华 》,一场观影下来,我和老公轮流着不停地擦眼泪,再看看傍边坐着的儿子,20出头的大学生,一副没有表情的脸。电影放映结束了,平时侃侃而谈的儿子,这时却很沉默。出影院找了个餐厅,三人边吃边议论着刚刚看过的影片,我忍不住先说,这部电影不错,泪点挺多的,“泪点多吗,我怎么不觉得”儿子有点儿愤愤地说。“每个人的结局都交代的不清楚,那个丁丁最后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还那么光鲜靓丽的出现在舞台上。舍长那么欺负人结局还那么好,刘峰干了一辈子好事,最后还断了条胳膊,何小萍还疯了!”
也许这就是冯氏电影的风格吧,电影强调的是人性,是人就是有缺点的,每个人的人性本质都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与缺失,影片中一首邓丽君的歌就能让“活雷峰″刘峰脑子一热,不顾一切去拥抱女战友。所谓出身不好的何小萍,在那个革命大家庭式的文工团集体中,受尽了战友们的各式排斥与打击……,等等这些我们从来都有经历或熟知的情节,在影片中都有着不加掩示的表现。
做为与电影背景几乎同时代的我们,对影片中的情节背景人物等等,都有着似曾的认同,也能够理解认可片中主人公们的不同际遇,因为我们有过不同阶段不同结果的人生经历,已经过了那种眼中除了好人就是坏人的童真时期。
真实社会中的各种意外,是当今青年学生们所无法想像的,因为他们还未踏入社会,沒有经历过坎坷生活,没有见过更多的社会阴暗与不公,认为社会就该是一个平面,心中篤信好人一定就有好报,虽然看起来略显稚嫩,但也反射出生长时代不同的人,在人生观、社会观上的差异有多大。不会嗔怪年青人的单纯与稚嫩,他们眼中的世界永远应该是单纯无暇的,其实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曾经的美好向往。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们对社会的看法也有了更多的词汇,但是,心底里永远会有那么一个角落,隐藏着我们对人生最纯真、最美好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