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我六七岁时就背着篮子,割草,喂牛,那可是雷打不动的任务,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不似现今做作业而是去割一篮草回来,否则晚饭就没着落,读不读书不重要,但是割草那是重中之重的迫切任务。因为牛在我家地位高得很,比我们孩子们值钱多了,它可是我家的支柱经济;怎么这样说呢?
第一它可以耕自已的一亩三分田
第二,除耕自家的外,耕别家的可以得到报酬,是一笔额外收入
第三,有牛就可以多种别人家的田,所得稻谷上交少许,余下的全部是自已的,多劳多得,谁都愿意
第四,我家养的是母牛,母牛每年能产一个牛仔,稍长大的,牛犊可自由卖买,可变现。
这是我父亲最开心的时候,数着那一叠散发霉味的十元人民币,一边数钱,一边沾点口水理一理那一沓钱,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客。父亲一高兴,就很慷慨的顺手给一角钱给我买糖吃,别提多高兴了,那辣椒形状的棒棒糖,至今还记得那个味,那个颜色;如果表现更棒一点,他还会给我置办一些衣裳,那得感动我好几天睡不好觉,把它当宝贝一样,看着,守着,与它同眠共睡就是舍不得穿,留着到正月里去外婆家才拿出来穿的。
在当时相对闭塞的山村里,这牛犊怎么变现呢?这里面还有些步骤的,首先,我二伯是牛贩子即用现代语讲是牛的经纪人,俗你“牛鞭缰”,先到我家了解一些情况,如几颗牙齿,看看牛头牛尾,眼睛鼻子,牛蹄等等以及凭肉眼预测牛犊大约多重?这可是卖个好价钱的硬性指标,采集信息后牛鞭缰就通过他们的朋友圈把信息放出去,牛鞭缰朋友就收集谁家需要买牛的,找到合适的,就由牛鞭缰朋友领人上门看货,货中意,就进入了买卖交换时期,买家出价低,上家就“不松绹”,牛鞭缰就进行有效的思想沟通,劝说,加的再加一点,要价的降一点,几经轮番讨价还价,生意就这么成了,即在牛角挂上红布,表示已成交。然后牛鞭缰得佣金。也有以牛换牛的,那叫"对牛",大的对小的,小的方需补点差价,换一换,或许更好喂养;也有一种讲法是“卖牛不卖绹”,意即牛可以交换,但绹是根本,底子不能置换,有这种梅山习俗。
因为"斢绹",有一年,我父亲与二伯闹翻了,事情是这样的,我家养了一头大黄牛,它特别能吃,一天要吃两篮草,正值寒冬腊月,草木枯黄,弄不到很多草料,为了让它长得膘,只好舍得碗里的,来喂它,那个时代,连人都不能解决温饱问题,怎能给它吃呢?但是牛不吃粮食会瘦膘,瘦膘就卖不了好价钱,这是我父亲再不愿看到的,自己身上瘦点都不是问题,它可瘦不得,思来想去,决定斢个小一点来喂养,找到二伯,经过他一顿忽悠,就置换了;二伯呢也太黑心了,居然打着帮我家的旗号,却揣着小九九的算盘,在这节骨眼上居然想捞一把,我父亲是门外汉,那知道什么行情,后来二伯喂养几天就卖了个好价钱,爹听后就气炸了,闷声吃了个大亏,还不能讲,脚踩乌龟,肚里疼;于是就与二伯闹翻了,不可开交,好多年后才冰释前嫌。
现如今,这些事已过去了二十几年,但还能历历在目,记忆之深刻,无与伦比,关于耕牛的一些有趣故事就讲这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