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渣男”在网络上诞生,百年前的诗人徐志摩不幸也被冠上这个称谓。这么认为的人想必只读过徐的一两首情诗,然后又听信一些穿凿附会的传言,用今天的流行语言来翻译就是:风流才子徐志摩抛弃正室,追求大学生小三不遂,又勾搭上有夫之妇,是为渣男。但这种看法是片面和不公允的。
徐志摩出生于富裕家庭,在国内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后,到国外又学有所成,回国后旋即在文化界崭露头角,开创了新诗的天地。可以说,一百年过去了,在新诗的成就上中国还没有人能够超过他。要知道,他留学时学的并不是诗歌创作,主要学的还是政治经济学这种经世致用的学科,倘若他没有早死,他的成就绝不只限于诗歌。用今天的话来说,他这种就是海归学霸高富帅啊,怎么想也不会跟“渣男”扯上关系。
回国开始事业,尤其是跟陆小曼成婚后,徐志摩工作的非常拼命,兼了几所大学的课,有时甚至做起房屋中介赚点家用。这完全就是自食其力,跟现代的一些富二代只会伸手问家里要钱截然不同。
他死后,张幼仪对他无甚怨言,晚年还说“说不定这几个女人里面我最爱他”;林徽因拿了一块飞机残骸挂在家里睹物思人,还写下不少情诗;陆小曼则褪去大小姐的浮华,一生素服,以慰斯人。
若是“渣男”,三位伊人怎可能依旧对他这般情重?
实际上,徐志摩的人品在他的朋友之中是有口皆碑的,他永远是一副热心肠。即便鲁迅、冰心对他有点意见 ,他见着他们还是以一副友好的口吻询问是不是他哪里做得不对得罪了二位,哪里有半点富家子弟的跋扈?
至于说他抛弃张幼仪。他和张幼仪是包办婚姻,无爱可言。他接触了西方的民主、自由恋爱思想后,想挣脱封建束缚,其实也是意料中的事,顺理成章。民国文人离婚的不止他一个,不能因为他是浪漫的诗人,又跟林徽因、陆小曼有情感联系,就不加辩证地横加指责。离婚后,张幼仪的兄弟没有指责他,跟他交往依旧,张幼仪跟他的关系居然比从前更好,由此可见,这桩离婚并不是世人表面看的“负心汉抛弃发妻”。或者有人会说,既然不喜欢,那为什么不索性当初就不娶张幼仪?虽然那时已经是民国,但封建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像这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当时徐志摩的小小年纪是不可能违背得了的。
跟其他民国文人的花心负心相比,徐志摩尚算专一,跟张幼仪没有爱情他只能舍弃,追求林徽因怎奈人家嫁给别人他只好退回朋友的位置,与陆小曼成婚后他便一心放在经营这个家上面,除此之外没有绯闻了,至于那什么凌叔华、蔓殊菲儿都是这一二十年间的后世人臆想的,没有根据。
世人似乎对一些香艳的情节特别敏感,以致以讹传讹。倘若对这位大诗人多几分了解,便会少许多苛责。我相信,一千年过去,他的家乡海宁依旧会因为这位诗人而闻名,他在新诗史上的地位也越发弥足珍贵。
倘若他没有早死,他后面的人生绝对要比胡适的还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