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篇第二」10
【原文】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译文】
孔子说:“视其动机,观其手段,察其反应,人品无所遁形矣。”
【注释】
“以”,意为依据、按照、凭借,引申为做事的动机、依据或前提。
“由”,意为经由、经从,引申为做事的手段、方法。
“安”,意为居心、用心、意图。居心藏于内,人不得而知。但心有所属,必形之于外,察其形而可知其心,察其心意投射即可知其心之所安,故引申为对事物的反应。
“廋”,音“搜”,意为隐藏、藏匿、隐匿。
【评析】
组织团队和人才培养是为政乃至任何事业成功的基础,而识人用人则是其中的关键所在,是重中之重。即便是普通人,在日常交友和“选贤与能”时,是否有识人之明也直接关乎切身利益。本章所介绍的孔子“识人三法”对于知人识人无疑极具指导意义。
一是视其动机。也就是看他做事的出发点是为己还是为仁。比如同样是“争位”,有人是争权夺利,有人是当仁不让;同样是“让位”,有人是逃避责任,有人是推贤尚善。虽然行为表现相似,但因为动机不同,则其人品高下可立判。
二是观其手段。也就是看他做事的原则和方法,是否不违仁义,是否“敬事而信”,是否“节用爱人”等。比如有的为政者崇尚暴力,不但以暴力侵夺政权,更以专制维持统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坑蒙拐骗、杀盗劫掠,皆无所不用其极,毫无仁爱正义可言。
三是察其反应。也就是看他对外界事物的真实反映。比如有些为政者明明祸国殃民、罪恶滔天,却恬不知耻、文过饰非,甚至颠倒黑白、篡改历史,其存心之恶可谓一目了然;而更有一班“信众”,或为私利而谄媚逢迎,或受蒙蔽而愚昧盲从,其不肖亦无需赘言。
在以上三步中,“视其所以”是“观其志”,类似于现代的心理分析;“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是“观其行”,类似于现代的行为分析。孔子就曾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合于孝道。通过以上三步对人由内而外、由心理到行为的观察分析,一个人的真实面目也就昭然若揭了。故曰:“人焉廋哉”。
中国古代有很多有关识人的案例,可以给予我们非常宝贵的经验和启迪。比如,春秋末年曾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兴越灭吴的范蠡就甚有知人之明。他认为“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于是便在勾践灭吴功成后悄然身退、泛舟西湖。而与范蠡共同辅佐越王勾践的大夫文种则缺乏知人之智,最后终于被勾践赐死。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也“素有知人之鉴,所识拔多贤将”,更著有识人用人之专著《冰鉴》,其慧眼识英深受敌我双方的共同赞誉。曾国藩曾推荐提拔了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名将贤臣,为国家发掘了很多人才。曾国藩的识人之能,从下面这则广为流传的小故事中即可见一斑。
某日,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带了三个人去请曾国藩辨识。曾国藩看后说道:“刚才散步回来,在厅外见到了这三人。走过他们身边时,左边那个态度温顺,目光低垂,拘谨有余,小心翼翼。可见是一小心谨慎之人,因此适合做后勤供应一类只需踏实肯干,无需多少开创精神和机敏的事情;中间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可等我走过之后,就左顾右盼,神色不端。可见是个阳奉阴违,机巧狡诈之辈,断断不可重用;右边那位,始终挺拔而立,气宇轩昂,目光凛然,不卑不亢,有大将之才,将来成就不在你我之下。”
次日,曾国藩与李鸿章及三人进餐时,给每人上了一碗汤圆。吃罢之后忽然发问:“可有人记得刚刚碗里一共有多少个汤圆?”众皆瞠目,唯一人答曰“八个”,即曾国藩前日断言有大将之才者。此人便是日后立下赫赫战功的淮军勇将刘铭传。刘铭传后来成为台湾的第一任巡抚,为台湾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曾国藩仅靠两次“察其所安”,就准确地观知了各人的心志和能力,可谓识人的经典范例。
其实孔子的“识人三法”不仅可用以观人,亦可用以省己。其简单易行、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是居家旅行、修身养性、谋生交友、营商为政之所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