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中学巷还是个仄仄的安安静静的旧街,妈妈住市委党校,天天的走几个来回。巷子里开着很多小裁缝铺,铺面外塑料模特身上披挂着各种流行的花色各异的布料做的半成品。每个女人都有过做衣服失败经历,自己心里盘算折腾设计了很久的款式,精心挑选的布料,和师傅再三交代,然后就开始幻想着成品的出众模样。心心念念的到了取成品的时候,发现和自己想象中的风马牛不相及,失望的一塌糊涂,只好卷成团塞在衣柜最深处——最好永远不被自己也不被别人发现。我想这些铺面里可能每天都发生着这样的故事吧?我以为自己永远不会走进这些裁缝铺的。
夹杂在面皮稀饭和小笼包铺面中间的一个小门脸总是让我很好奇,艳菊工作室。名字很普通,挂在外面的样品却很怪异,有T型台上走秀的时装嫌疑(我并不认同时装发布会上走秀的衣装,我以为那是用来标新立异吸引人的眼球的,目的是为了打响品牌,然后诱惑购买成品店里的大众款式),让我动心的是配在每件衣服上的饰品:一款蛮有请调的挂链,一方花色独特的丝巾,一顶一异域风情的草帽....透过橱窗,可以看见似乎是随意的,又藏着心思的小物件:几个好象只有连成山上才有的大松果,一束风干了的芦花,两个新鲜的小南瓜。。。很多让我心动,特别中意却无处可买的玩意。这些小东西吸引着我,让我终于走进去,结识它们的主人。
这个小小的服装设计工作室是一个很独特很雅致的年逾花甲的老太太开的。小时侯邻居家孩子的奶奶当时也是60多岁吧,一头白发,特别漂亮,那时就想,老了,我要是有这么好看就好了。可是见到设计室的女主人却完全是另一个感觉:女人可以永远不老的,随年华而去的也许是光洁的肌肤,是乌黑的头发,但绝不是女人身上温润如玉的质地。顾客都叫她吴老师而不是吴师。吴老师接待顾客并不殷勤,很像她店里散发出来的梵香的味道,慵懒,但不傲慢。慢慢知道她做过很多大公司的设计师,退休后,总有很多朋友喜欢她的做出来的东西,自己也舍不得这份爱好,为了不辜负朋友的喜爱和自己的才情,才开了这家店。我本来也是个慵懒成性的人,好在还算有点灵性,感悟到她对服装的设计像艺术家对作品的构思一样,有自己的理解和风格,有时常常有面对顾客不理解的无奈和尴尬,甚至为了保持自己的设计理念宁可放弃生意。因为有类似的经历,我对她的设计理念和她京剧票友一样的从业心态比较理解和尊重,常常是一句:要个外套。其它一切什么布料啊,什么款式啊都不管了。没有了约束后,我从她给我的服装设计中享受到了设计自由带来的灵感和快乐。她把从各处精心收集来的风格独特的衣料和纽扣从家里翻腾出来,给了我很多惊喜。然后我会很充分的表达我的喜悦之情,于是我们之间有了更多的默契和友谊。有时她会在门上留个纸条:有事出门,一月后开店。那一定又是丽江凤凰的跑去了。拿她的行话说,去找点新的设计元素。我知道一个月以后一定又有惊喜在等着我们。我穿着艳菊工作室的作品在另外一个城市被人拽住问:哪里卖的?我说,绝版的,你们卖不到的,是我的设计师给设计的。
我其实只是给吴老师一份她应有的尊重赞美和欣赏,我不仅得到了美丽的衣裳不断的惊喜还有望年的友谊。尊重一个人是做人的本分,赞美一个人是做人的修养,欣赏一个人是做人的品位,做一个有修养有品位的本分人会得到意料之外的惊喜和友谊。
如今的中学巷己经拥堵不堪,吴老师也该年近八旬了。偶尔会相见,依然会拉着我的手说:真好真好。而我也将近吴老师开工作室的年龄,体会着她放不下喜欢的事物的心情和特立独行的个性。
写于2007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