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冰心也说: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可见,人除了要多读书,还要懂得读好书。界定一本书的好不好,不是看它是否上了畅销书榜,而是这本书,它有没有让你精神为之一振,或者印象深刻。下面给大家介绍的这5本书,是它们,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些新的感悟。
1.美国,加·泽文《岛上书店》
书本英文原名叫:《The Storied Life of A.J.Fikry》,中文出版的时候,根据书本内容给它起了个更加文艺的名字:岛上书店。这座与世隔绝的维多利亚风格的小书店,门口挂着一块牌子: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豆瓣书友评论:“《岛上书店》的故事非常多元,每一个角色都有他们自己的人生困境。而作者写亲情、写爱情、写书、写书店、写大家绝处逢生。来到小岛书店上的三个出版社推销员,哈维,阿米莉亚,还是最后气宇轩昂,迈着稳健步伐的新人,他们对于阅读和出版的渴求,对生活的热爱,真的是无比阳光。谁又曾想A.J在地处偏僻的小岛上开的这家书店,成为了凝聚一座小岛的关键所在。还是那句话,可能,你我正在经历我们生命中最难的一年,也正是这一年让我们的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六度分离理论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中年丧妻的A.J,被抛弃的婴儿玛雅,热心肠的警长,不幸的小姨伊兹,书店推销员艾米莉亚,冥冥中,他们任何两个人在命运这根线的牵引下相遇,然后谱写各自的生命篇章。
加·泽文用一支平凡的笔,写了几个普通人的平凡的生活,却写出了不平凡的人生。等我们经历得足够多的时候,你会发现,加·泽文笔下的每一个人的人生在某一瞬间都曾发生了巨变。
2.中国,路遥《人生》
柳青对《人生》的评价中我只记住了这句:“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出身贫农,做过临时工、乡村教师的路遥,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背景,描述了高中后回到农村后离开农村、最后又回到农村的高加林的戏剧人生。在高加林这来来去去中,他为了前途辜负了珍珠般珍贵的刘巧珍,却又被黄亚萍父母所不齿。而刘巧珍因为高加林跟她分手,绝望之下嫁了自己不爱的人,开始了自己也许没有幸福的婚后生活。
这虽然是一个年代久远的故事,但是现实中,这个故事每天都在上演。高加林是人类在欲望面前迷失自己的代言人,刘巧珍是在别人的欲望里被牺牲的产物,而他们俩,又都是自己的价值观和时代观念的牺牲品。
3.美国,芭芭拉·安吉丽思《如何在爱中修行》
大多数人,特别是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国人,以为把对对方的爱装在心中就足够了,不需要表达出来,更加不懂得爱对方必须要深入对方心中了解对方真正需求,才能把爱精准传递到位,结果在柴米油盐中逐渐把爱消磨殆尽,直至最后分道扬镳。很多人分手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你不懂我的心”。《如何在爱中修行》针对这些问题,用理论和例子来分析亲密关系中的相处难点,然后一一对症下药。
芭芭拉·安吉丽思认为:生命就在于亲密之爱,在于拥有独一无二、完美无缺、刻骨铭心的爱。
可事实是中国几千三纲五常,忠孝义悌的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只要门当户对就可以马上结婚生子,传宗接代,女人管家,男人赚钱,至于爱不爱,那是根本无需考虑的事。从被父母催婚的80后身上就可以看出,我们的父母最关心的还是你能不能成家生子,“跟谁还不是一样过生活,有钱有车有房就可以啦”,经历了饥饿的父辈们,除了经植根于骨髓的三纲五常、忠孝义悌,还有对物质深深的不安感。所以,父辈根本就不懂教我们如何去爱和被爱。
爱你在心口难开是国人的常态,如果大家都懂得去表达爱和经营爱,那么中国的离婚率兴许能降低不少。
此书建议和美国罗兰·米勒的《亲密关系》(第五版)一同阅读。
4.中国,懒人老猫《好好工作:在职场中创造自己的独特价值》
推荐这本书的理由,是因为自己情商巨低,能力又不强,在职场中总被当炮灰,事后还傻傻想不明白自己蠢在哪里。这本书除了给情商低的人,建议刚踏进社会的年轻人深阅读。另外建议搭配鼹鼠的土豆的《藏在这世间额美好》一起阅读。鼹鼠的土豆的职场智慧跟懒人老猫风格虽很不一样,但超级实用。
很多人朝着财务自由的理想奋斗,却总在奋斗的职场路上被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绊住了前进的双脚,忙忙碌碌之后猛然发现,自己离理想越来越远,成了名副其实的“越忙越穷”那一族迷茫的人。
而这些小事居然是:“我应该做一个听话的员工,勤勤恳恳加班加点吗?”“我应该听从领导的叫唤,陪他吃饭喝酒打牌吗?”“我应该帮同事做不是我分内的工作吗?”“我应该和同事成为朋友吗?”“我应该讨好领导还是应该跟同事一起在背后骂老板?”“同事给我穿小鞋我该怎么办?”“直接上司抢了我的功劳我该怎么办?”
是的,当你身处其中,你会发现,每一件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对你来说都是大事。它不但会影响你一整天的心情,还会影响你的前途。
可是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啊,我们除了尽量避免挨刀,最重要的是要端正工作态度,其次要做一个靠谱的职场人,然后做出让领导看得到的成绩,最后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人。被猎头公司挖走永远比自己去找工作有底气。
5.美国,丹尼斯·韦特利《成功心理学》
看过太多的关于成功的鸡汤言论,一开始我是拒绝这本书的。因为它的名字比那些鸡汤言论更加鸡汤。但是当我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我的人生真从此要改变了。
我用了一个星期,认认真真把书中给出的练习仔仔细细做了一遍,然后找到了我感兴趣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学习和时间的事情—读书。工作之外的时间奉献给阅读是一件能我让神清气爽的事。
是的,它适合正在迷茫的、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和能干什么的人阅读。书中丹尼斯·韦特利并没有用苦涩的心理学理论去让你研究成功,而是用专业的心理测试和练习要求你运用自我意识和批判思维去认识自己,界定自己,以此来考察自己的梦想、价值观、兴趣、技能、需求、自尊和人际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例子:我通过奋斗已经得到了我想要的(金钱,地位,权力),可是我却一点都不快乐。这是典型的盲从后的失落后遗症,他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丹尼斯·韦特利对成功的定义是:成功是一个历程,而不是终点。它应当包括内省、思考你所珍视的事物,并探索对你而言最有意义的人生道路。取舍间,不应该涉及到对你最有意义最重要的牺牲。
“我一直以为,我没有对不起任何人。但现在我知道,我最对不起的,就是我自己。”人生最遗憾的也许是在将走那一刻,才发现自己没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丹尼斯·韦特利这本书让我在这条路上拐了个弯,朝着活成自己的样子的路上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