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寒流乍起
双眼望穿秋裤
今年的冬天像个扭捏的小姑娘
出来露了一下脸又羞怯地缩了过去
11月的天气就这么在冬夏寒暑之间来回震荡着
这冷热无常的天气
就连英明神武的猫大人也纳了闷
弄不清自己
究竟应该是揣起小手呢
还是应该敞开肚肚?
是应该戴好“围脖”打好猫饼呢
还是该睡个“仰八叉”?
这冬毛大衣到底是应该穿呢
还是应该脱?
昨日“小雪”
北方下雪了
伴随着今年最大的一股冷空气
冬天高调宣布了它的到来
而且来的如此凶猛
它从远方赶来
带着西伯利亚的野性
卷着大风,飘着雨雪
所到之处
毫无悬念地温度骤降
于是
前一天还在艳阳高照下撒欢儿的小喵
不久以后就要过上这样的日子了——
左手暖宝,右手发热鼠标
身上棉被,脚下保暖鞋
一边电暖气,一边加湿器
一边码字一边擤着鼻涕
此时
我们无比怀念一样东西
它实而不华
陪伴我们长大
虽常被人嫌弃“老土”
依然默默付出
它的名字就是——
秋!裤!
当北风凛冽凄风苦雨的时候
唯有——
秋衣扎在秋裤里
秋裤扎在袜子里
才是对自己起码的尊重
究竟啥是秋裤?
无论你是叫它衬裤、线裤、绒裤、棉毛裤、保暖裤,还是chill cool、me more cool、优衣库……
所有穿在外裤之内,长及脚踝的御寒裤都可以叫做“秋裤”。
人们是什么时候开始穿秋裤的?
欧洲人在外裤内穿上第二层裤子,始于8世纪。这种外裤后来被统称为马裤(breeches),里面第二层裤子后来则被统称为衬裤(drawers)。短衬裤类似内裤,长衬裤自然就类似秋裤了。到14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长衬裤被穿在长外裤内已明确可考,所以,这才是真正的秋裤鼻祖。
在中国嘛,反正民国时,天凉了张爱玲的旗袍内也要加条缎子长裤的。
秋裤为何被“嫌弃”?
英国针织老字号John Smedley曾感叹:1960年代,我们的秋裤卖不动了。
19世纪中期,欧美以热水、蒸汽、暖风为核心的现代室内供暖系统已经蓬勃;到1953年,汽车装上了第一个成熟的空调系统。换句话说,秋冬季,家里和车上终于不冷了,秋裤在欧美也就自然而然被人“嫌弃”了……
现代人在秋冬季日常生活中不穿秋裤的前提,是家庭、工作地和通勤工具上够暖和。
你妈为啥一定要你穿秋裤?
二十几年前,东北人冬季访友,进门先脱裤子,脱到秋裤相见大家才能在滚烫的暖气片旁安心纵论天下。十几年前,北京电音重镇“88号”俱乐部的厕所常堵,每次掏出来,都是锐舞大哥跳嗨了满腿冒汗乱扔进马桶的秋裤。
可咱中国的小伙伴们也别一味效仿。
首先,咱种花家和欧美国家的“集中供暖标准”不同。
以北京和纽约为例:北京市集中供暖是每年11月15日到次年3月15日,提前或延长时间有限。因此,10月底到供暖前之间这二十几天,就形成了一个秋裤“膜拜期”。相比之下,纽约市除去大量自主供暖,集中供暖是每年10月1日到次年5月31日,不仅超长,而且是实时根据户外温度来决定供暖与否,调整供暖时长,以保证室内温度不冷不热,不给“拜秋裤教”任何可乘之机。
更不要提我们这些生活在长江以南,从不知道“暖气”为何物,冬天家里比室外低5度,冬天取暖“基本靠抖”的南方人啦!
其次,咱们的汽车普及率远远没有欧美国家那么高!
公交地铁啥的虽然有空调,可公车站可没空调!
啥时候等咱们都过上了“出家门就进车门”的日子的时候,再扔秋裤不迟!
更何况,人家欧美人也并非完全不穿秋裤,他们冬天出去徒步、钓鱼、滑雪……的时候还不是乖乖套上秋裤?
第三,体质确实不一样啊!
虽然小喵不想承认,但是十一月在纽约看着人家老美中午穿着背心裤衩晒日光浴,我却只有在寒风中默默裹紧羽绒服的份儿啊!
看来咱平时还真是得多吃点黄油奶酪牛扒啥的!
所以,如果你不想四十岁以后每天抱着膝盖哀嚎的话,还是乖乖滴听麻麻的话,穿好秋裤吧。
降温啦
这两天出去旅行玩耍的小伙伴
要记得穿好秋裤哦
不管什么裤
只有穿上了才能
feel so good
作者介绍:魔小喵,一只爱旅行的猫,和你分享有温度的旅行故事和生活感悟。微博:@魔小喵旅行记
魔旅行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浏览更多魔旅行的文章,请关注“魔旅行”同名微信公众号、头条号,“魔小喵旅行记"同名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