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罗兰
记得去年有一则新闻刷爆网络,内容是坐拥身家600亿的80后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在大华超市,推着购物车,带着女儿在熟食区买盒饭!有网友说:“这里熟食区的东西最大特点就是便宜,通常是我们打发一顿饭才会去的地方。”
正是这样一位神坛级人物,一边买着99的盒饭,一边为庆祝爱女出生,竟捐出自己持有的价值450亿美元的99%Facebook股份用做慈善!联想到扎克伯格夫妇平日简朴的生活方式,这一举动其实并不会太出乎意料。但扎克伯格的金钱观依然刷新了我们的价值观。
这已经不是一个“拜金年代”了,但对经济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同时渴望,让我们更容易陷入对金钱的迷惘,被焦虑和恐慌浸没的我们,能否找到一种更好的看待金钱和生活的方式?
最近正好读了一本书,书名叫《邻家的百万富翁》。这本书告诉我们,所谓的穷与富之间,差的绝不是数字,而是对金钱的态度和消费方式,对富有的不同认知导致了不同的人生,人生需要做减法,会花钱的人才更会赚钱,对生活的满意度也更高。
本书作者托马斯.斯坦利,是乔治亚大学企业管理博士,曾在此大学教授行销学。1973年开始研究美国富裕阶层,积极探讨美国富翁致富之道。其著作《赚得不多也能富!》《向富人推销》《百万富翁的智慧》等风行全球,长期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一、 实现富有须遵循“量入为出”的消费方式
《邻家的百万富翁》中提到的那些富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在高档社区住豪宅、开名贵跑车、戴名表等。相反,他们大多过着相比他们的财富来说非常俭朴的生活,他们看起来并不像“富人”。
据作者托马斯.斯坦利调查,具有较高财富指数的人说,他们的家庭过着极度量入为出的生活,他们勤俭持家,积极投资,而不是以消费为导向。
但许多人对什么意味着财富,有一种本末倒置的想法。
尤其是年轻人,他们认为消费是件好事,能购买广告宣传的那些奢侈品,能够消费名贵物品甚至更好。他们想要模仿电影明星、体育明星和其他耀眼的富翁们挥金如土的生活方式,因为他们认为,真正的成功是由那些名贵产品和品牌所定义的。
其实,从心理学上来讲,这些高消费人群,是在用高消费来“补偿”他们过去的贫穷。他们只是对那些挥金如土的富人们的情绪感觉,使他喜欢上了所经常购买的大牌。
乔布斯说,“你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不要浪费时间去过别人的生活。”
要实现财务自由从“极简主义”开始。那些能够删繁就简,抛除杂念、杂欲、杂物的人,往往可以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找到那些随大溜的人忽视掉的机会。
如果你指望自己变富从而大手大脚的花钱,却从不去做投资理财,那么你就不可能真正富起来。
二、你的生活满意度不是由拥有多少物质决定的
作为衡量人们幸福感的综合指标,有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词叫 "生活满意度"。
很多的研究都表明,更加富有的人往往会感到更加幸福,但是最重要的却不是取决于自身收入的本身,也不是对拥有物质的多少,而是一种对实现财务自由的成就感。
《邻家的百万富翁》中说,富有的人穿的服装品牌、所买的汽车以及住宅的价值,跟他们对生活的总体满意度几乎没有关联,反而与能够节制自己的生活是相辅相成的。
富人为什么会成功致富?因为他们使自己沉浸在那些有助于积累财富的活动之中:分析他们的投资、研究他们的企业,以及产品或服务产业等。
时间就是金钱。如果你消耗了大量时间考虑如何拥有更多的物质,无异于付出了很大代价。试想一下,如果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如何装修自己的豪宅,穿什么样的高级定制等,那就没那么多时间去从事其他有意义的活动。
况且成功不是买来的。成功,是赢诺贝尔奖或者其他成就,而不是拥有第二套住房或品类繁多的名贵葡萄酒,也不是穿着数千美元的衣服。
另外,如果你在生活当中,不需要通过高消费就能获得满足感的话,积累财富便会容易很多。能处处寻求内心快乐的人,才是最富有的人。
正因为很多人没有兴趣爱好,所以只能通过奢侈品来填补自己空虚的内心。
例如,我们观察身边那些买过奥迪、宝马等名车的人,那些住高档别墅的人,那些穿金戴玉提着LV包包的人,不会比那些从没买过名车等奢侈品的人对生活更满意,工作上也不一定有更大的成就。
来自事业成功和财务独立的成就感使人们对生活更满意,更感到幸福。而事业的成功更多地与高度的自尊和财务独立相联系。
就像大多数为慈善事业捐款的人一样,他们从捐献这种行为中获得的满足感和由社会认同而获得的高度自尊,比拥有多少物质本身带来的满意度更高更久。
三、兴趣爱好让你感觉更富有
西塞罗说:“不同的品格导致不同的兴趣爱好。”
据作者托马斯.斯坦利调查,最富有的人往往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同时,富人所涉猎的兴趣爱好的数量与他们的富裕程度是密切相关的。比如,参观博物馆、为慈善募捐、参与民间活动、观看百老汇戏剧、与孩子们参加社交活动、制定投资计划、跑步等等。
而兴趣爱好缺失往往伴随着低水平的认知。比如,那些伪富人的爱好却很单调,并且多半与物质相关,比方说,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名贵的手表等等。
在互联网时代里,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很可能会成为他事业发展的契机,创造更多的财富。就好像《朋友圈的尖子生》里从小喜欢天文摄影的“女神”叶梓颐,其实只不过是将她兴趣爱好通过互联网放大了而已。
人不可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流,只有生活中的各种社会活动才能带来愉悦和满足,让自己觉得内心更加富足,而不是手腕上的名表,但是这却是追求享用名贵品牌的人最容易忽略的。
真正的富有,比起对物质的追求具有更广阔的意义,尽管物质的所求也是富有的一部分。正如《邻家的百万富翁》告诉我们的,永远不要凭人们所买的东西,去判断一个人真正的品质和才能,真正的富有更意味着人们的内在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