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江南晴好。
在网上订了位于古堰画乡民宿的房间,驱车出发。抵达大港头镇是下午,老板娘热情的到停车场迎接。顺着江滨路的石道,立刻有潮润清新的空气迫不及待地灌进肺里。两侧的古屋都变成了民宿,画室和食肆,刚下过雨,游客也不多,惬意得很。
放下行李,趋步穿过古街来到瓯江边上。三两白帆静展,几只白鹭闲飞,山水相映,薄雾略染。沿江而行,踩着鹅卵石有些湿滑,却不忍离开。到了古埠头,一株古樟撑着伞盖做出欢迎的姿势。古亭水榭鳞次栉比,古韵山水在雨后焕然沁人心脾。
画舫悠悠晃着,把我们送到保定码头。上岸,沿着竹林树丛掩映的幽静小路往通济堰去。行至半路,远远看见一道白练横在江面上,却不消失,近了才焕然大悟,那就是条石垒砌的通济古堰。通济古堰成于南梁,已经有1500余年的历史,至今依旧承载的重要的水力调节工作。
——古堰一侧有坝,设古闸,可调节水量,闸上有亭,可观测水情。登坝入亭,水击石,轰鸣入耳,白鹭闲散寻鱼虾,或展翼盘旋。静歇冥思,心情豁然开朗。
下坝返回,走的是另一条路。路侧古树石栏青苔抹面,古宅旧屋错落期间,时有鸟鸣啁啾,时有水声点缀,趣意盎然。其中一株古樟树干如虬龙,起伏扭曲,甚至有新树生于孔洞由其呵护成长,——这株古樟不知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期间有经历了几次生生死死......
上岸,夕阳余晖自云间探头,轻柔涂抹江面,江面如镜,渔船闲适,停于当间,起网收笼的渔翁脸上甚是恬淡。
当晚,本想去附近的菜市买几样小菜自己侍弄,却不料逛的晚了,只好在民宿里用饭。老板娘说,我们来的时间刚刚好,就几天前,大雨持续,整个古街都在水里,甚至一楼的桌椅全部都飘起来了。说罢哈哈的笑起来。
民宿的一楼一半是厨房,一半是食肆。厨房敞开,锅碗瓢盆调料俱全,干干净净,还有柴灶供客人体验。用餐的客人也不多,三三两两的边吃边聊。菜单所示价格公道,以本地菜蔬为主,也清爽乐胃。用罢稍歇,户外灯意阑珊,不禁有了再去走走的想法。出了店门就是主街。灯光不亮不暗,细雨不疏不密,恰到好处的黄红与条石铺就的古街相得益彰。近处一扇木门敞开,几幅巴比松画派的油画或倚或挂,门上还贴着大红的对子。街角,条石架起一艘木船,用大卵石镇住,静静地听雨,或者与侧旁的盆栽私语。
沿小道转至江边,江水淙淙,没于夜色里。食肆的木窗开着,灯光撒到石子路上,蓬勃的野草一边听着水声,一边听着食客交流,偶尔摇摆一下,抖抖身上的雨丝......
次日晨起,直奔江边,白乳锁江不见船与帆,静候,看着景物逐渐清晰,白乳逐渐削薄,灵秀的山峦在雾里时隐时现……,直至雾完全散去,见白鹭击水,水映峰峦,声涟涟无喧嚣,画静静如仙境。
住处附近一家缙云烧饼店,烧饼配馄饨,还能望着古街和狭巷里的瓯江一隅,实在是早点里的极品。
不舍古堰,沿江而下,水澈映天,白墙绿苔,有盆栽细兰立于矮墙上,水露新鲜,格外娇艳。
转转悠悠,时间飞快,终在不舍中向大港头镇告别。
丽水风景佳处甚多,地图上查了一下,驱车前往云和。山路弯曲,树木碧柔,天高云少,车也不多。近午在云和县城打尖,素的清爽,荤的浓香,确实价廉物美。餐毕在附近的街巷里走走,民风淳朴,道路洁净。云和的梯田举世闻名,九月初是水稻灌浆,即将成熟的季节。梯田里泉水蜿蜒,稻穗弯腰,澄黄喜人。或有野花稗草缀于田间竹栏杆侧,也是醉人的风景。
沿石阶慢慢走,细溪水清,缓风吹来,清凉里掺着稻香,实在宜人。登至山顶,梯田全景呈现在眼前。绵绵延延了好几个山头,有村落穿插,有湛远的蓝天和闲游的白云为伴,——若有桃花源,必然在此间!乐哉,悠哉!
离云和近的是景宁,景宁在三国时期就有人定居,畲族人民在景宁生活的历史悠久,据说唐朝开始定居在这里,也有古村落。进了古村,恰逢嫁娶风俗表演,两个身着彩衣的畲族姑娘唱着送嫁的畲歌,把新娘子送出。
新娘由人背着进了花轿,吹吹打打地到了婆家。拜过天地,新娘子开始展示沏茶的功夫,茶为“惠明”,是畲乡特产,绿茶上品,颇有名。新娘子玉指兰花,藕臂轻展,只见白练入碗,茶香扑鼻。
游客们品过,如左邻右舍一样谈论着新娘的美好,帮着新人展望幸福生活。随即一一道别,逛古宅子去了。畲家古村的门楣有砖雕古瓦装饰,精美之间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廊柱和梁古朴典雅,雕龙戏凤,云飞花开,连接的牛腿更是精细,传说、山水、人物、花鸟,......叫你目不暇接。
在一座古宅的天井里,一秧葡萄的藤蔓从天井的围壁攀援而上,直到古屋顶上,在垂挂下来,颇有情趣。
街角,一家正在修整房舍,沙石堆于道旁。一条黄狗静卧在沙石堆里想心事,行人走过也不抬眼。
告别畲乡,继续沿山路往前,遇一廊桥横卧峡谷,下车细看。廊桥为竹木结构,上桥抬头可见一匾,曰“善水桥”,桥长有六七十米,立百柱,两边台阶,中为缓坡,阶与坡间设长凳,可稍作歇息,可听风观景,风徐山碧,清水潺潺。对面山腰有几处老楼,背山望水,或可居住,也是个不错的去处。
离开景宁,直奔遂昌。
遂昌县城不大,到的时候是傍晚,有些热闹。缓行,却在主路一侧,两幢高楼间瞥见一个古宅门楼,牌匾上写着“牡丹亭”三个字,不由怦然心动,杜丽娘的爱恨悲歌与昆区的咿呀悠长迅速从脑海里划过。
用过晚餐,附近闲逛,各类小吃摊都摆了出来,各种食物的气味混杂在一起;华灯初上,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开始跟着音乐舒展身体。次日晨,在酒店附近的小店里用过缙云烧饼和清汤馄饨,碰见推车卖水果的大婶,便抓了几个刚上市的青皮橘子。橘子是算是浙江的特产,这个季节还没完全成熟,味道酸鲜,解渴甚好。
牡丹亭离所住酒店也不远,于是步行进了牡丹亭的门楼。
——原来,这里是汤显祖的故居兼纪念馆。顺着牌匾下的门廊进去,青砖黛瓦让你的穿越感油然而生,不几步路,看见右侧一个朴素的大门,上亦有牌匾,书“汤显祖纪念馆”。内里木不上漆门窗雅致齐整。却在院子里碰到一位着着花裙、戴着朴素草帽的老太太和一个穿红鞋子的小囡闲逛。
于是闲谈,原来老太太是中国美院的退休老师,带着外孙女儿来这里耍子,已经走了好几个地方。给小囡拍照,她也配合,POSE摆的很自然,笑得却略带腼腆。
庭院典雅,幽静宜人,只见:古藤攀架悬壁走,兰荷幽香满庭院。初秋太阳的碎光穿过藤蔓支架和叶子的间隙撒在墙上和地上随微风摇曳,动感十足。
院落的阴凉处和房间里摆放了不少的兰花,且有几盆盛开,看来几百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宅子主人也是仰慕兰花并且品行高洁。
整个宅子转了好几圈,摆设也很朴素,最亮眼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朴素的中厅,中间的位置挂一幅山水,上有蓝色匾额书“妙笔勾魂”四个字,两侧对联是“万古传奇千秋诗曲绝唱还魂传世界,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长留遗爱在平昌”,中间置一龙泉青瓷的摆盘。
另一个是屋后的花园,花园设一戏台,匾额书“姹紫嫣红”,背景亦是花园亭台,立一古装美人,——暗自揣度,这应该就是杜丽娘吧?戏台前水榭布置,周边有围廊,设檐,下有藤椅几案。静坐于藤椅之上闭眼小憩,似乎又听到微风里伴着咿咿呀呀的昆曲传过来。
宅子不大,却在里面逗留了一个上午,工作人员说,里面的陈设都是依据史料按照汤显祖生前布置的。出门入闹市,却回想起汤显祖“出则兼利天下”的报复,以及对后人“以沙板为棺”的叮嘱......
遂昌最有名的不是汤显祖,而是金矿,——金矿原址现在已经成了著名的景点。当日下午,进入金矿后换大巴后来到矿区。此处自初唐就开始开采黄金,有“江南第一金矿”的美誉。现在还保留着历朝各代的矿洞、银场、府邸遗址。
穿过这些遗址,就到了核心地带——矿洞。进矿洞可以乘坐以前旷工乘坐的小火车,进去以后却发现与想象中的矿洞完全不一样,有导游带着上下左右地穿行,宽阔处可开汽车,狭窄处一人难行;内设金色灯光,有几处昏暗的地方也能有外来的光线,还看得清脚下,而狭窄的地方就要护着头了。在没有灯光但光线充足的地方,还能看到壁上岩石泛出淡淡的金色,这些岩石里应该还含有一些黄金的成分吧1
后来,听工作人员介绍才知道,我们参观的矿洞连整个矿洞面积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据说整个矿洞占地方圆数公里,上下有二十余层,四通八达地穿越了周边很多座山。出得洞来,见废弃的采矿机器置于道旁,成了爬山虎和青苔的栖身之所。
路上各种毛毛虫、蜥蜴时有穿梭,各类植物茂盛蓊郁,两条铁轨延伸,也有一些锈迹。
金矿旧址参观结束后,进入了金矿博物馆。博物馆里不但由各类黄金制作的器物和饰品,还从专业的角度介绍和展示了黄金、白银等各类金属在自然界的分布和开采、冶炼过程,也是不错的地方。
离开遂昌,被缙云的美食吸引着,直奔缙云,——有些遗憾的是忽略了龙泉、松阳等地。缙云的美食除了烧饼,还有土面、麻糍、新鲜的菌菇、鲈鱼、羊肉等等,任君大快朵颐。而此次出来的目的却是风景。缙云仙都就是非去不可的。据说仙都来源于龙王三太子,这个无从考证,但风景确实是一等一的。
仙都的核心景点是鼎湖峰。鼎湖峰状如石笋,高约200米,周围湖泊清明,山林环绕,与玉虚宫相对,就像一位天神守护着这片山水灵脉。
沿湖而行,水映碧空,草木宁静,至玉虚宫,香火旺盛,香客如云,袅袅青烟缓缓而上,与悠悠白云混在一处,却不走,就盘旋在这里。
鼎湖峰下,一条小道近乎笔直的掩没于登顶的路上。于山路上仰目,只能看见眼前的几个台阶,前面的攀行者只有一个模糊的背影,——为防止意外,上行的两个人必须保持一定距离。至于下山,现在已经建好了索道。
上山之路虽然崎岖陡峭,但手脚并用,即使是如蜗牛一般,也能够到达。登至峰顶,整个仙都的美景和缙云尽收眼底,豪气顿生。
峰顶立一石碑,曰:“鼎湖望河山,气象万万千,君欲脱凡尘,抬脚可登天”
落款是:张纪中。
离开缙云返程,过一古村,遂入。村子不大,第一印象就是含蓄委婉。
土墙斑驳,门廊深幽,有群鸭沿石阶入水,有朱子学院传礼,有祠堂肃穆,有木雕静悬,有竹椅老树,有石磨石磙......
出得村来,恍过千年。
——此村名河阳,村民为唐末吴越国朱氏后裔,崇尚礼教,耕读传家,重农经商,繁衍兴旺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