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一段相差16岁的虐恋经历,顿感心疼95后小姐姐。
我问她,你年纪轻轻,风华正茂,为何坚持五年的时间,为一棵歪脖树,而放弃整片森林呢?为他付出了这么多,奉献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却得不到另一半给予的最基本的关爱,更谈不上安全感,甚至是婚姻,你到底图什么呢?
在这段关系中,男方的身体里充斥着“超级自恋”、“全能自大”,总是站在一个高视角,俯视着女方,总是让女方“配合”他,女方因为喜欢,因为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父母的影子而产生了移情,总希望这棵大树可以给予自己渴望的父母般的关爱、关怀,然而这五年不仅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还不断地被男方索取,在相处的过程中,不断激起自己的自卑感,情感也慢慢地被掏空。
用心理学的话说,他们在这段关系中,并没有和对方建立起在现实层面的亲密感。如果你没有“亲密能力”,你就不懂得如何爱别人,不懂得什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也就不要轻易走进婚姻。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太清楚这一点,所以人们宁愿活在自己的幻想中不愿自拔,不愿面对现实的残酷,这是儿童心态,是一种逃避心理。
他们的关系可以联想到《简爱》,简爱和罗切斯特就是这一个身份卑微,一个高高在上,罗切斯特就像一个全能自大的“施与者”,觉得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给予简爱一切,而当罗切斯特因为意外受伤变得“不完整、不完美”后,他们的关系也趋于平等。
回首过往,反省自我。起起伏伏的情感经历,断断续续、分分合合,很多事情一是一,二是二,喜好的不同、价值观的差异、生活轨迹的差别,在诸多事实面前,在没有对未来有憧憬的情况下,理性可以战胜感性,不妥协,也不纠缠,兜兜转转最终哀莫大于心死的结束。
对于亲密关系,我想说,有些人可能会等你一阵子,但不会有人愿意心甘情愿地等你一辈子!
我还想说,不要为了不值得的人苦苦等待,不要期望TA会变成你希望的样子,更不要奢望你会有能力改变对方。
隗老师的心理课堂曾有一节课的主题叫做“亲密”,课上的很多案例都很扎心。
隗老师说,在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出现“信任危机”、“风雨飘摇”、“前途渺茫”,甚至“背叛”之时,仍能依靠自己的内在资源,与自己内心对信任与被信任、理解与被理解、爱与被爱等真诚的人性需要相联系,而不是启用“全能施与者”的自我抬高或“对方是垃圾”的客体贬低等防御机制。这是一个成年人呆在“抑郁心位”的核心能力,也是成年人能够享有亲密关系的核心能力。
在隗老师的心理课堂中,他曾说,对一个成年人而言,在不可避免的对外在世界产生失望、挫败、迷惘等时,仍能真诚的保持对生活与工作的热爱,不回避隔离自己的感受与需求,不刻意要求他人必须如何行事,这说明其内在世界中具备足够的丰富性与稳定性,供给TA可以真诚面对生活的基础。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人生只有一件事》,所谓的“一件事”就是修行、修炼。
人生路上,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当走得路多了,见得人和事多了,参悟的道理自然也就多了。在经过自我的内化后,人会慢慢变得通透。
所以,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不要总把眼睛看向别人,要时常从自身找问题,自己努力向上,努力让自己修为得更好,才会吸引和你一样好的人,学会爱自己,才会吸引爱你的人。
我是Jo小朵儿,乐于分享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想的北京大妞儿,愿给平凡的生活加点料,给奋斗的人生多一点正能量,多一点色彩与活力!感谢大家的关注!
欢迎大家到同名的头条号串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