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再往前走,
生还绝无可能,
没有蹚出的道路,
没有轧出的车辙,
也没有候鸟迁徙的痕迹,
向右拐-是漂亮的未婚妻,向左拐是耀眼的财富”
-俄罗斯民俗,勇士赞歌
-译者:树
维克多.瓦斯涅佐夫生活在俄罗斯文学艺术的黄金时代(1848-1926),绘画的主题早期多是表现小市民生活,但更让他名声大噪的是关于传说,民间故事为题材的油画创作。在俄罗斯民俗中有一类很特别的文体,被称为勇士赞歌,而这幅十字路口的勇士形象就是取材于勇士赞歌。我们理解的欧洲骑士形象更多的是一个宗教上的概念,就如同电影里圣殿骑士那样,若是翻译成“骑士”,反而失去了这幅画俄罗斯民俗特点原有的意味。作为巡回画派的主力画家,相较于写实派,专注民俗题材的瓦斯涅佐夫带有一种现实与浪漫交叉的色彩。对于这幅《十字路口的勇士》,这种浪漫与现实结合更为明显,作者在几年之间连续创作了两个版本,而这种版本之间的迭代与比较,就充满了各种趣味,能看出作者的变化与成熟。早期的版本创作完成于1877年,并于1878年在巡回画派的展览上展出,现藏于谢尔布霍夫斯基历史艺术博物馆,我们看到的最终版本完成于1882年,现收藏于圣彼得堡的俄罗斯博物馆。
比较两个版本时,首先,我们看两个版本的都是由几个共同的基本要素组成-“白马”,“戎装的勇士”,“石碑”,“乌鸦”,“骷髅”,“荒原”,“落日余晖” 等等。
首先,我们来看“石碑”,两幅画中,对于“石碑”的描绘,明显的变化就是石碑的斑驳程度,第一幅画中石碑完整,没有明显的绿藓和苔痕,而最终版本上,石碑上字迹已经斑驳不堪,苔藓已经侵蚀了碑身。石碑上的内容是截取了勇士赞歌中极具浪漫色彩的一段:
Как пряму ехати,
живу на бывати - нет пути, ни прохожему, ни проезжему, ни пролетному.
Направу ехати - женату быти, нелеву ехати - богату быти.
(“ 如若再往前走,
生还绝无可能,
没有蹚出的道路,
没有轧出的车辙,
也没有候鸟迁徙的痕迹,
向右拐-是漂亮的未婚妻,
向左拐是耀眼的财富”-译者:树)
其次,我们看“勇士的形象”,在两幅版本中,勇士都有些佝偻的身姿,无疑是刚经历过一场战斗,但不同的是有两点,一是露脸与否,二是手中长枪的颜色。没有漏出面部表情,在笔者看来,有两个好处,一是更突出人物的内心,或许说,不对啊,面部表情更是内心的写照啊。没有错,在很多画作中,人物的性格,内心的冲突都是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来的,但这幅画并不是肖像画,而着重的是勇士内心的抉择过程,只是微微露出侧脸,露出胡须和沧桑面庞的轮廓就已经足以让我们去想象勇士的一生了,由此对比,最终版本中,现实与浪漫结合的更好,每个人看后都会有在脑中自行脑补不同的勇士面庞,或沧桑,或帅气,却相同的感受到了在这种情况下,若有所思的表情。
长枪的颜色,由黑色变成了红色,同样是一种更为浪漫的描绘手法,这让我想起了张艺谋在《英雄》中大块颜色的应用,想起了红衣的章子怡,红色所带给人的激情,冲动,烦躁,以及战斗似的胜利渴望等等,都充满了浪漫色彩,但又与现实的勇士疲惫形象相呼应。
但笔者自身最喜欢画家的巧思是在于画面空间结构的改变上,先看第一个版本,勇士白马更靠近中间位置,勇士走来的方向占了画幅的1/4,而在最终版本中,几乎没有对勇士已经走过的路做出任何描述,而把勇士即将面临的前方的路描绘的更为具体和广阔,远方一望无际的杳无人烟的沼泽草地,大朵的乌云,骸骨,乌鸦,都似是无形的压力在恫吓着前行的勇士,这种构图上的巧思也加剧了主人公内心的纠结,返回的路已经在画幅之外,是否前行?还是绕道?一系列的选择问题不只是摆在了勇士的面前,也是摆在我们欣赏者的面前。
笔者一直在避免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那个时代背景硬扯在一起,比方说,勇士的形象是不是作者有意在描绘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疲惫和抉择呢?又或者是暗喻从历史的远方一路走来的俄罗斯民族,究竟是选择享乐还是应该继续前行?又是否是对那个时代勇士精神的呼唤,等等这些没有得到作者自己的肯定就很难下结论。
笔者总觉得,艺术即是艺术,画家只负责解构题材,描绘现实和理想中的世界,去发现美和表现美,但那个时代,19世纪后半段,“抉择”却是所有所有知识分子的话题,就像屠格涅夫《父与子》中关于社会主义,虚无主义,宗教等思潮的大争论,又或者是《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对于与农民关系,农村改革的迷惘与尝试,由此说,画家就算没有刻意去通过勇士形象去表现“抉择”,却也应该受到那个时代的影响,让内心的迷惘与选择通过非刻意的灵感去找寻艺术上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