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四说起喝酒来总是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什么茅台酒的醇厚,五粮液的绵长,西凤酒的浓香,不知内情的还以为他多能喝酒似的。
有点年纪的他酒量早就不如往昔,喝不了二两就会感觉不舒服,头晕。但他又拉不下他的老脸,虽然酒喝的不如以前多,但每每饭桌上他的话经常是最多的,摆老资格,有时比领导还多,尤其酒喝多以后。
汪四年纪轻的时候确实挺能喝,他也经常说他的酒量来自遗传。他父亲在同辈人里确实酒量属于大的,作为上海人来说,能喝八两到一斤高粱的属于好酒量。平时上海人喝点小酒,喝点小酒,一般都是喝黄酒。毕竟无论上海市区也好,农村也罢都是移民居多,尤其是江浙一带为多,喝白酒土烧的着实不多。
汪四从记事起就看着他老爸喝酒,每晚都要喝上二两才过瘾。只要有酒,菜无所谓,几颗炒蚕豆,几条萝卜干都可以作为下酒菜。喝的酒基本都是高度酒,曾作为船工的他爸,每次跑船回家总会带点外地的酒回来。在他家里从小就看到各种形状的酒瓶。有普通玻璃瓶装的乙级大曲(52°),也有土黄色陶瓷像工艺品装的四特酒,还有小瓶装的桂林三花酒等等。
汪四当年读小学买文具时,就靠换空酒瓶子。每回兜里揣着两个空瓶子(乙级大曲),每个空瓶子可换0.13元,两个就是0.26元。在当时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外快。买橡皮,铅笔,本子也足够。所以对于汪四而言,也是挺喜欢他爸多喝点酒,这样就可以有空瓶子换钱。每次他爸让他从代销店买酒,他也只会买乙级大曲。因为不是上海产的酒,那酒瓶子不回收,换不了钱。任凭瓶子长得再好看也没用。就想那个四特酒的酒瓶,确实好看,但换不了钱,扔了又可惜,就作为工艺品或者花瓶保留着。
汪四第一次喝酒据他说还在幼儿园,只是听他说,真假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汪四的为人还是比较真诚,应该不会是假的。
那年他小舅结婚,他属于听话的男孩子,哪怕自己吃好了也不乱跑,安安静静地看着大人们在那里喝酒聊天。大人们也挺喜欢他,因为是喝喜酒,喜糖往往是少不了的。小孩子最爱吃糖,尤其是那种大白兔奶糖。大人们开始忽悠他喝酒,每喝一盅酒就给他三颗糖。据汪四说他喝了十几盅,糖都装满了他的小口袋。这是他第一次喝这么多,但不一会儿就睡在他外婆床上回不了自己家。第二天早上也没啥事,嘴巴里吃一颗那甜丝丝的胜利果实,还在自得其乐。
上学了,汪四也不贪酒馋酒,有时周末帮父母干完农活,母亲炒上几个小菜。他们爷俩偶尔也对饮,那也是上了大学以后的事。
每逢喝酒,汪四总会说一遍自己曾经的酒量如何如何厉害。说在他大学毕业那年,四个哥们出去喝酒唱歌。四个人喝了五瓶老白干,竟然都还去唱卡拉OK,回学校时校门也关了,怕门卫不让进,竟然翻了学校围墙。对于曾经是学霸的汪四而言,做了这么惊天动地出格事那是很了不起的。所以一旦喝酒,逢人便说,生怕人家不知道。
工作了,公司年会上汪四还是很低调的,也从不起哄。坐在同事间喝啥都没关系。喝茶也好,喝点碳酸饮料也罢,满脸都是笑呵呵。平时只有和几个哥们兄弟出去聚餐时才会豪饮,看到好酒不喝点难受,喝过很多次确实也从来没看到他醉过。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喝酒的从来不敢称自己喝不醉的。汪四也不例外,有一年和他同去河南出差。为了谈成一个项目,汪四也是拼了。他自己也称这样的架势还是第一次遇到。公司里就我和他,我也不喝酒。场面上的事都靠他。一桌十个人,对方八人,轮着敬酒。我是不会喝酒,全靠汪四。
一开始汪四真的豪爽,来酒不拒,几圈下来,他也挡不住人多啊。也可能是喝了混酒,啤酒白酒一起来。事后汪四对我说,他从来不喝混酒,一喝就醉。我认为这是他的托辞。北方人喝酒毕竟和南方人不同,北方人敬酒不把客人喝倒了不罢休,感觉没把客人招待好。自从有了一段经历,汪四也不愿意出差了,感觉那一次喝伤了。
但近几年,每回聚餐汪四不怎么爱讲酒故事,酒也喝的少了。同事出去喝酒再也不贪杯了,有时干脆就喝茶。他自己也不会开车,还诳人家,说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一打听才知道,他老父亲几年前得了肝癌过世,年纪并不大。有了这个阴影,汪四对酒的兴趣大减。以前家里夫人做了什么好菜还喝上几两,现如今在家里滴酒不沾。只有当单位里大家一起出去聚餐时,应酬着喝点,话也少了很多。
饭桌上少了汪四的酒文化,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但不管如何,就还是少喝点为好,贪杯出事,祸从口出。要不然老毕也不会出事。
2019.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