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针对微信平台上出现的一批“假货、高仿”类小程序,微信官方发布公告表示,已针对部分“假货、高仿”类小程序采取永久下架以及搜索限制等策略,并在注册和审核通道进行限制。目前,微信已永久下架了875个“假货、高仿类”小程序,后续会持续清理此类问题。从微信短时间内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也可以看出其严打假货的决心。
假货问题的前世今生
小程序自上线以来,无需安装的形态给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乘车码”、附近的商家功能都早已融入了大家的生活。然而也正因为其轻便的特点,让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恶意利用小程序来售卖“高仿”、假货。
受到干扰的不止是微信小程序,假货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痛点。马克思曾表示,如果有50%利润,就会有人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就有人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假货的制售几乎同人类的历史一样源远。
中国在进入改革开放后,假货就成了一种普遍现象,根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中国1978-2008》一书记录,当时的假冒伪劣大案包括:河北清苑、安新等地的假铝锭,河北平乡的冒牌“飞鸽”“永久”“凤凰”牌自行车,广东潮州市洋东食品厂的劣质奶粉,浙江温州等地用残次配件组装出来的冒牌手表……
商家牟取利益以假乱真;消费者贪便宜维权意识差;市场监管工作不到位等诸多原因促使了假货泛滥。而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假货的制售者开始频繁利用网络的空子寻求新的售假渠道,比如此次的小程序。
此前,据北青报报道,一位小程序电商从业者表示:“小程序对于电商有特别的吸引力,因为目前电商面临的问题是流量固化。而微信是一个巨大的流量池,因此小程序的出现激发了电商流量的可能性,包括转化、复购等等一系列。”这也正是小程序被不法分子利用售假的一大原因。
对“假货”、“黑产”零容忍
在微信出现“假货、高仿”类小程序的过程中,还有另一个角色助长了假货之风,即“黑产”开发者。对于利用微信生态谋取私利这些“黑产”开发者,微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坚决予以打击。
例如,微信已经在小程序注册审核通道加以限制,名称含有“高仿”、“精仿”等相关字样的小程序将难以通过审核注册,同时,在搜索上,微信也对这些关键词做了搜索限制,现在在小程序搜索栏中搜索“高仿”、“精仿”等关键词会显示无搜索结果。
微信还在声明中提到,用户或者企业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微信客户端入口进行投诉,对“假货”问题进行打击。从注册入口到搜索栏再到投诉渠道,这一系列的做法也表明了微信对假货、“黑产”零容忍的态度。微信方也表示,不欢迎“黑产”开发者,对假货、“黑产”的打击是永久性的,后续还会持续清理此类问题,绝不姑息。
关于“假货、高仿”类小程序,有律师表示,售假行为或侵犯他人商标权,情节严重的将触犯刑法。假货制售者恶意利用小程序售假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作为小程序的开发商来说,也更应该强化自律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开发环境。
小程序自上线以来已经给各行各业的伙伴带来了新的升级,许多商家、开发者都尝到了微信带来的红利。与此同时,小程序也需要生态里的每个成员,包括商家、开发者以及用户,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共赢。